特色产业铺开增收新路

武威日报 2019-08-12 18:50 大字

民勤县昌宁镇中胜村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特色蔬菜产业,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新路子——

特色产业铺开增收新路

本报记者姜新文通讯员裴艳春

民勤县昌宁镇中胜村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大力培育特色蔬菜产业,通过延长产业链、完善产业布局,逐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毗邻金昌市的地理优势,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引进民勤县雄发农林牧专业合作社,流转该村三、七社公路沿线连片土地1260亩,集中打造以大根脆萝卜、甘蓝、芹菜、西蓝花、青笋、辣椒等蔬菜为主的特色蔬菜长廊。

“我们社由于三分之一的人在外面打工,造成土地闲置严重,把土地流转出去以后,每亩地承包费有600元,再加上外面打工挣的钱,收入可观。"中胜村七社社长杨在宏说。

“三变"改革让农村闲置的土地得到有效利用,也让老百姓尝到了土地流转的甜头。

村民陈开礼和妻子自蔬菜基地建设以来,就一直在基地务工,每人每天最少收入130元。“我们家共有20多亩地,现在全部流转出去了,我主要在合作社务工,每小时10元钱,妻子也在这里打工,收入比以前种地好多了。"陈开礼说。

同时,村委会与合作社协商签订用工协议,优先雇佣本地富余劳动力从事蔬菜基地生产经营,增加当地农民务工收入,实现农户在家门口就业的梦想,助力脱贫攻坚。

“中胜村近两年向外流转土地1000多亩,主要引进青笋、娃娃菜、朝天椒等蔬菜新品种,有力地带动了种植结构的转变。同时,给283户农民增加将近83万元的务工收入,带动了全村经济的发展。"中胜村党支部书记张福国说。

中胜村以“三变"改革为契机,将村民、村集体、合作社连接成工农互补、互利共赢的“三变"利益共同体,做到了农民务工有去处、增收有保障。

新闻推荐

凉州半台戏在江苏昆山演出

8月5日晚,甘肃省代表戏曲——凉州区半台戏《闹书馆》、民勤县小曲戏《下四川》、敦煌市曲子戏《告斧头》、灵台县灯盏头剧...

民勤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民勤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