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陈英和她的合作社

武威日报 2019-05-28 18:45 大字

陈英和她的合作社

本报记者张泽三见习记者韩筱蓓董丽俊

陈英在人参果棚内忙碌

小满时节,万物繁茂。沿着通畅的柏油路,记者一行来到位于民勤县苏武镇羊路村的西部农林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刚进基地,丝丝瓜果香扑鼻而来。日光温室里,红的油桃、白的银蒂、黄的人参果、深红的草莓压弯了枝头、缀满了藤秧。当外面大田作物还在破土长叶时,这里已是硕果累累。

巾帼创业不让须眉

“孙师傅,有客户订了三百斤桃子,你去摘一下。"“陈师傅,这个棚里的人参果今天能摘了。"“李师傅,香港那边催着要菜呢,你们抓紧发货。"不管在种植基地,还是在包装发货场部,每天都能看到一名身材高挑、衣着干练的女性。如五月的艳阳,她的脸上总挂着微笑,眼睛里总是透着认真。

正在摘桃子的孙兆军告诉我们,她就是获得“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的女强人陈英,也是西部农林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的当家人。

“陈总是个热心人,也是个细心人,基本每天都要来园区转一转,大大小小的事情总是要来看一看,对我们员工也特别照顾。"园区工人陈国富告诉记者。

今年45岁的陈英是民勤县苏武镇羊路村七社农民,从农副产品收购到发展现代农业,敢闯敢干的她和丈夫一起创业的多年来,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韧性,撑起了企业发展的“半边天"。

民勤县独特的水土光热资源,具备发展现代农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陈英脑子活、眼界宽、有魄力,早早就瞄上了这一优势,并于2016年创建了民勤县苏武现代农业产业园供港蔬菜种植基地。基地先后流转土地3800亩,建成了全钢架无立柱日光温室120座、绿色供港蔬菜基地3000亩,年总产值达7000多万元,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

“万事开头难,对于没有从事过日光温室种植业的我来说,刚开始确实很难,尤其是技术方面,只能不断摸索。"对于几年来园区的发展,陈英感慨颇多:“好在有政策支持,给我们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让我们消除了后顾之忧,能放开手大胆去干。"

许多兵查看甜瓜长势

带动村民增产增收

“我第一年种西红柿,一下子种了10座棚。刚种的时候因为缺乏经验,内心很是忐忑,好在年初市场行情确实好,一座棚收入了8万多元。"说到收入,赵一柱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34岁的赵一柱是民勤县东坝镇上杰村六社农户,去年他在园区内承租了10座大棚,全部种植西红柿。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今年年初市场上西红柿销售异常火爆,每斤价格在2.5元以上,精品西红柿最高能卖到每斤3元。好产业带动了群众增产增收,这个农家小伙子尝到了日光温室瓜菜种植的甜头。

记者了解到,苏武现代农业产业园以“返租到户"的形式向农户承租日光温室,园区统一提供种苗和收购服务。目前,已吸引100多户农户参与到日光温室产业经营当中。羊路村村民许多兵就是其中一名,走进他的大棚,瓜香四溢。“我租的两座棚里种的都是甜瓜,马上就可以上市销售了,按照最近的行情,这一茬收入3万元没什么问题。"说到即将到来的收获,许多兵满脸笑容。

关于合作社的发展,陈英早有打算。“将积极创新合作社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经营,探索和创新农业经营新模式、合作社发展的新路子,力争使西部农林产品专业合作社成为带动城乡发展的城郊农业典范、助农增收的新高地。"陈英信心满满地说。

孙兆军采摘油桃

供港蔬菜供不应求

偌大的恒温库干净宽敞,几十名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分级包装菜心,大型的长途冷链车正在等待装菜。“我们有固定的专门从事快速长途冷链的合作伙伴,从民勤出发,48个小时,这些蔬菜就能到香港市场了。"陈英的丈夫许尔财告诉记者。

“大棚内的蔬菜在采摘后都会送到这里进行分级包装,进恒温库预冷,然后装车经冷链物流运输,供应到香港市场。一方面把我们优质的蔬菜供应到了香港市场,同时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我们再不用东奔西跑外出打工了。"工人李政清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香港地区对民勤县叶菜类蔬菜日需求量达300吨以上,需要发展2.3万亩陆地蔬菜才能满足需求,所以目前我们基地的蔬菜发到香港等地都是一抢而空。"许尔财告诉记者,目前基地的蔬菜种植以绿色有机为发展方向,生育期全程施用有机肥料,配套精量播种、节水喷灌、智能化供水、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生产的蔬菜品质、品相、口感俱佳,全部达到香港鲜活农产品市场准入条件,颇受消费者欢迎。

面对供港蔬菜巨大的市场前景,如何抓住机遇壮大产业?许尔财给出了答案:“基地将以绿色有机为标准,扎实推进‘三变’改革,发挥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扩大供港蔬菜种植规模,促进产业转型,增加农民收入。"

陈永美管护油桃树

脱贫攻坚一路同行

枝繁叶茂的桃树上挂满了果实,红彤彤的油桃在阳光照耀下格外夺目。走进桃树棚,记者见到了正在摘桃子的孙兆军,他是薛百镇何大村三社村民,来园区工作一年多了,主要负责桃树棚和另外一座草莓棚的管护。

“今年这两座棚的收益都不错,尤其是草莓,现在已经采摘得差不多了。"孙兆军高兴地说:“以前没种过草莓,刚开始很发愁,但陈总很放心地把棚交给了我。我认真向技术人员学习,同时自己也看了很多书,种出的草莓产量和品质都很不错,辛苦没有白费。"

孙兆军告诉记者,他的“年薪"有5万元。像他一样的园区工人还有很多,他们以前大多背井离乡在外务工,但自从这里的园区建成后,都纷纷回来就地务工。正在忙碌的陈永美告诉记者:“以前东奔西跑外出打工,四处颠簸又顾不上家,现在家门口打工挣钱,人轻松,心里也舒坦。"

和陈永美一样,如今越来越多的周边农户来到园区工作,园区已成为带动苏武镇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发展基地。近年来,园区先后帮助羊路、龙一、千户、邓岔及周边村社3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解决了产业发展和就业难题,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并推动了当地传统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现代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发展、扶贫产业开发探索了经验,树立了典型。

新闻推荐

民勤蜜瓜“甜”了农民生活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伏润之通讯员甘曜毓站在民勤县收成镇泗湖村的自家蜜瓜田边,方向生时常想起儿时父亲带他去赶集贩蜜瓜...

民勤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民勤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