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环境 新生活民勤创建“全域无垃圾示范县”侧记

武威日报 2018-01-03 07:51 大字

本报记者 姜新文

环境美不美,市民说了算。

去年以来,民勤县围绕创建“全域无垃圾示范县”,持续开展城区环境整治,着力提升市民幸福指数,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王维亮是民勤县东街社区居民,他对城区面貌变化深有感触。“街道宽了,商铺新了,小区靓了,大街小巷环境整洁了,城区面貌变美了。”王维亮说。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平直开阔的街道上车来人往,流光四溢的楼宇美不胜收……从事个体经营的李永霞目睹了县城的新变化,她说“今年政府对楼宇进行了美化亮化,店面的招牌也进行了统一的更换和改造,店外经营的现象没有了,垃圾桶也被擦得干干净净,夜晚的大街灯火通明,感觉就像置身于大城市一样。”

在城区街景风貌改造提升中,民勤县着力打造城区楼立面为沙色、装饰及城市家居小品为人文灰、裸露地面栽树种花的沙灰绿“三彩”民勤,通过缆线入地、门头店招规范等措施,让街道展示其独特的风貌和气质。“提升改造后,空中光缆全部入地,既减少了安全隐患,又改善了城市容貌。”北大街经营户李海军说。“广场公园、主干街道都布设了三联体花箱,给县城增添了温馨和活力,在这样优美的环境里生活,感觉真好。”正在跳广场舞的周大妈乐呵呵地说。

2017年民勤县完成人行道铺装1.56万平方米,完成花岗岩道牙安装14.1公里,敷设强电管道16公里、弱电管道21公里,改造雨水口75座,热再生道路罩面4.71万平方米。

在提升城市整体品位中,民勤县按照“一巷一特色、一墙一主题”进行布点设计,对甘家巷等38条巷道墙体立面进行粉刷改造,采取墙体绘画、PVC镂空造型框、铁艺造型、喷绘等形式,打造38条巷道文化上墙示范点建设,文化上墙面积8025.5平方米。

“以前巷子里有很多垃圾点,乱扔乱倒现象很普遍,一到夏天苍蝇四处乱飞,下雨天巷道内污水横流,气味熏得人连饭都没法吃。自从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以来,到处都变得干干净净,大家的环保意识增强了,感觉空气都不一样了。”举街巷居民魏松广说。

家住东街社区的董大章告诉记者,在他的印象中,过去巷道墙壁上最多见的是各类小广告,经过整治后,墙壁变白了,一幅幅宣传画就像文明坐标,时时刻刻规范引导居民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弘扬正能量。

与此同时,民勤县还对城区部分道路实行了单向通行、单向停车,不断缓解城区交通压力,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以前巷子里比较乱,特别是上下班时间,交通堵塞现象十分严重。现在巷道被改成单行道了,还有了停车位,车停顺了,我们出行既方便又安全。”甘家巷居民肖爱萍说。

环卫工人是城市“美容师”,对城市环境卫生的变化最有发言权。“最明显的感觉是街道上尘土少了,市民乱扔乱倒垃圾的习惯改变了,车辆停放也规范有序了,作为城市卫生保洁员,看到城市美丽了,再苦再累也值得。”环卫工人陈金花说。

新闻推荐

【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 基层声音】住有所居民心暖

本报记者伏润之通讯员侍文元住有所居,是民之所愿。“十九大报告中对普通群众住房的关怀,让我们心里暖暖的。”居住在民勤县城北公租房的居民张典成动情地说。张典成原来居住在平房,房屋破旧,交通不便...

民勤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民勤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