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青土湖边的沙漠小村,昔日因水而困,今朝傍水而居 生态改善让号顺村美丽嬗变

甘肃日报 2017-08-12 06:33 大字

本报记者伏润之

民勤县西渠镇号顺村地处甘肃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广袤的土地由于缺水变得贫瘠。过去半个多世纪,自然生态的不断恶化导致当地地下水位一降再降。匮乏的水资源不但保障不了生产,也让群众的生活变得异常艰难。穷,对于号顺村的村民来说就像宿命,无法逃脱也无能为力。

昔日沙漠边缘吃尽了风沙之苦的小村庄,如今却傍水而居,不断打造绿色产业,创造了让人意想不到的价值。近日,记者来到号顺村,欣喜地发现,号顺村富了——自2007年《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实施以来,当地在生态上做大文章,让黄沙戈壁变成了群众的“聚宝盆”。去年,号顺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1.5万元左右。

很难想象,“接水”“打水”这样的词语,在上世纪80年代的号顺村未曾使用,因为当地村民用水时使用的是“刮水”这个词。

号顺村村支书王兴奎告诉记者,长期以来,当地用水以采集地下水为主。钻井出水的深度预示着生态环境的好坏。井越钻越深,水却越来越少。“我记得村里人时常凌晨两三点就要排队去‘刮水\’,这些有限的水资源成为村里人生活的唯一希望。”

要知道,上世纪60年代,号顺村还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地下水资源的不断破坏,使这里的人不得不吞下“没水吃”的苦果。

距离号顺村20多公里就是赫赫有名的青土湖。这个内陆湖的存在,使得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无法合拢,在生态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干涸的青土湖也见证着这个曾经富足村庄的逃离。当地村民回忆,那时,小麦亩产不到200斤,随着沙漠的不断侵蚀,大家的生活无法得到保障,许多人选择迁移。

王兴奎说,上世纪70年代,村里有1000多口人,到了80年代只剩下600多口,400多人因“过不下去”而迁移全国各地。无法逃离的,只好陷入贫困。

7月初,记者进入号顺村,笔直的道路四通八达,道路两边坐落着整齐的房屋,村民三三两两骑着电动车穿梭于村道。

当年因水而困的号顺村缘何大变样?王兴奎介绍说,这一切变化还是要归功于“水”。自从《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拉开全流域生态治理的序幕后,民勤县通过工程压沙、人工造林、围栏封育等各项治理措施,使青土湖的生态植被得到有效恢复。到2016年,青土湖形成了25.16平方公里的水面。(转2版)

(接1版)

青土湖有水了。对于号顺村而言,生态的有效恢复则为他们脱贫致富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2015年,号顺村按照“支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通过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和农户入股,成立了民勤县青土湖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成了集餐饮、住宿、娱乐、乡村文化于一体的号顺生态文化旅游服务中心,收入单一的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每人每月可领取3000元的工资,再加上政策性收入和土地流转费用,如今号顺村一户村民的年收入在8万至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超过1.5万元。

村委会主任马占明说,村里目前着力打造旅游文化产业,除此之外,将规划建设占地1万平方米的农产品博览园,博览园主要进行农产品展示、体验,还将用实物的形式讲述青土湖的变迁。同时,还计划投资1000万元建设号顺村青土湖生态展览馆,将青土湖3000多年的兴衰展示给大家。与之相邻的是规划中的青土湖大剧院,也将用舞台艺术呈现青土湖的故事。

“为什么我们的产业都是围绕青土湖?因为如果没有水,什么规划都无从谈起。如果生态得不到恢复,什么产业都是幻想。”马占明说。

王玲是号顺村的“能人”,不但学历高还会财会业务。她没有选择外出打工而是就近在村里上班。走进王玲家,近200平方米的小院内,客厅、厨房和起居室布局合理,卫生间还装上了热水器。事实上,早在2012年,她就和其他100多户村民一起住上了新房子,那一年,号顺村抢抓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扶持机遇,整村推进建成小康住宅110套,村民全部入住新居。

对于这样的变化,王玲说自己很满足。“生活环境这么好,足不出户就能致富,当然留下来。”

当年的生态“移民村”一跃成为生态富裕村后,因为生态所困举家外迁的现象一去不复返。目前,全村500多人只有不到20人在外就业。今天的号顺村,土地被再次利用,资源被再次整合,处处瓜果飘香,充满着活力和生机。

记者随着当地群众来到青土湖畔,满眼望去芦苇丛生,水鸟欢歌。王兴奎说,事实证明,生态的修复与改善,才是沙漠戈壁发展真正的希望。

新闻推荐

1个藤只留1个瓜“戈壁金蛋”

民勤蜜瓜,来自腾格里沙漠的边缘,那里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从而造就了金红宝甜的纯粹。这样的上等蜜瓜被誉为“戈壁金蛋”。民勤,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荒漠化...

民勤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民勤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