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者 高俊: 一线防控,有他们坚守
芝罘融媒记者 李淼 高洁 云全 实习生 徐少楠 通讯员 曲文静 张敏 摄影报道
在抗疫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社区工作者、医务工作者、志愿者……无数普通勇敢的人们,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默默无闻地付出着、奉献着,用他们并不强壮的身躯守护着社区的平安、居民的健康。向他们致敬!
晕倒在检测点,却一心想返回岗位
3月13日下午4点左右,世回尧街道世联社区工作人员高俊在为市民做核酸检测信息登记时突然晕倒。“在给我录信息的时候,我就发现她状态不好。”现场市民白女士说。大家纷纷劝她先休息一会儿,她坚持要把当前信息录完。后面有几位老人需要手动录入信息,她刚走到一半就晕倒了。
3月14日中午,记者联系到高俊,了解到目前她的身体已无大碍,但仍感觉全身乏力,不能高声讲话。医生说是钾元素缺失,加之没有休息好导致晕厥。高俊说:“当时忽然没有意识,等醒来时,已经在医院打吊瓶了。”据介绍,连续三天,他们早上五点左右起床,六点到岗,晚上采完核酸之后,有些居民居家隔离,他们要带着医生上门进行核酸采样。
高俊是一名网格员,平常负责社区综合治理和文化体育工作。据她介绍,这几天除服务核酸检测点,社区日常行政工作也没停。采完核酸之后,她回到家或在社区居委会,还要安抚居民情绪,解决居民困扰。对自己的工作,家人也表示理解,但希望她工作之余也要保重身体。高俊每天早出晚归,孩子今年四岁,但她无法陪伴在孩子身边。
在晕倒前的最后一刻,她想的是工作不能停。醒来后,她为给同事增加负担感到愧疚。像高俊一样的社区工作者还有许许多多,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以高尚的品德、敬业的精神在一线默默付出着,厚重的防护服下,是一颗颗无私奉献的心。
芝罘医院 侯静:
坐在板凳上睡觉,只为把牢防控关口
自3月7日接到上级通知后,芝罘医院院感管理科科长侯静来到我区一处新建防控点,全身心把好防控点感染防控关,落实落细院感防控管理各项措施,防止交叉感染的情况发生,保障防控点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到防控点,侯静便忙个不停,指导现场改建、物资配备、现场消杀,进行全员培训、防护用品穿脱实操考核,制定感染防控预案、工作流程等。
来到防控点的前三天,侯静几乎没有合过眼,她每天还要对驻点院感专职人员进行检查,通过查看监控、深入污染区等方式对所有防控点院感防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她就会现场及时反馈给工作人员,做到即查即改。与此同时,她还会对每日完成院感防控工作督导日报表反馈给防控点负责人,上报防控点院感管理工作组,并在防控点微信工作群发布督促整改。第二天,对前一天检查问题进行复盘,跟踪整改落实情况并进行反馈,确保检查问题整改到位,无一遗漏,防患于未然,遏难于未发。
“医疗废物收集时应当使用双层黄色垃圾袋,采用鹅颈结封口,分层封扎……”每天,在防控点时时都能听到侯静反复说的这些话。
由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她每晚都辗转难眠,有时腰疼起来,只好坐在板凳上倚靠在床头闭眼眯一会儿。防控点一天两遍的消杀,消毒液的刺鼻气味让多年未犯的哮喘病复发,她让家属送药过来,仍坚守工作岗位。
疫情防控容不得一丝疏忽,侯静不忘一名院感人的初心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科学严谨、吃苦耐劳、精准感控的精神,全力以赴为筑牢疫情防控防线奉献自己的力量。
志愿者 张继雁:
自掏腰包为一线志愿者购买饭菜
一句简单的“请党放心,抗疫有我。”正是这句话驱使着张继雁一次次坚守在抗疫一线。作为一名志愿者,疫情以来她的身影撒满战疫一线,协助核酸采样、积极服务群众、捐献物资、公益提供饭菜……
“早些时候,防疫物资比较紧张,我买到一些口罩和消毒液,捐赠给社区。这次我看着物资挺充足的,就为大家准备一些饭菜。”张继雁在这次核酸检测过程中,自费订饭菜给志愿者们。周末每天早上七点就来到检测点,一直到晚上八点才回家。工作日每天上班之前,她也会前来检测点看看有什么自己能帮忙的,中午也会抽时间再来检测点看看。在谈及在餐馆订购这些饭菜每顿要花多少钱,为什么会这么义无反顾地坚持,她说:“我是一名党员,就想着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一些事情。”
张继雁在朋友圈写道,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愿尽自己微薄之力,和那些勇敢的人,一起守护我们的城市。
她不仅自己参加志愿服务,更是在社区需要大量人手的时候,召集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加入进来。常年参加志愿活动,她会在志愿者召集群里,解疑答惑。张继雁回忆,从2010年起,她多次以张小丫为名,通过西部爱心公益社、甘露公益、爱心协会、甘肃古浪志愿者团队,以及一些常年服务于宁夏、甘肃、新疆、四川等地区的志愿者朋友,对那些需要帮扶的群体进行关注。资助当地孩子上学,参与暖冬活动,以及一些其他的活动。她被聘为衣加衣公益协会名誉理事,并多次被评为优秀志愿者。
只要有需要,人就来了。大概是对她最真实的描述,身披“志愿红”,犹如“满天星”闪耀在核酸采样现场、道路交通现场、市民群众身边,彰显担当与责任,构筑起疫情防控的暖心防线。
黄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曹余程:
舍小家顾大局,夫妻共赴防控一线
疫情发生以来,黄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科主任曹余程成为医护人员坚定的“守护者”,夜以继日,坐镇在医院后方,为所有外出的医护人员保驾护航。同事们说:“只要他在,我们所遇见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协调物资、汇总数据、为居民答疑解惑……一个个电话、一条条消息像雪片一样涌入手机。曹余程就像定海神针一样坐镇在所有入户采样医护人员、居家隔离的居民们的后方,时刻掌握一线动态消息,做好后勤保障。
曹余程每日接打电话300余通,白天黑夜连轴转。高强度的工作让曹余程累倒在工作岗位上,头晕、视力模糊,即使嗓子嘶哑,但他依旧坚守在岗位。从2月28日至今,曹余程一直扎根在医院。由于他爱人也是一名一线医务工作人员,孩子被托付到爷爷家照顾,曹余程已经多日没有看到过自己的孩子。
“我只是尽自己所能帮助大家,把工作顺利地进行下去就是最好的。”曹余程说道。虽然身体已经十分疲惫,但他依旧积极应对每一个问题。当医务人员找不到地方时,曹余程便立即帮助医护人员对接社区,物资短缺时,一个电话立马协调。曹余程将自身化为中转站,将周边物资、信息连为一体。除协调医护人员之间的工作对接、物资流转、与各街道部门进行对接,他还化身“心理师”帮助居家隔离的居民积极进行心里疏导,“有的时候我帮他们也纾解不了多大的问题,但是他们寻求帮助时有人在,就会觉得心里很踏实,会觉得是有人一直在守护他们。有的孩子需要居家隔离一个星期上不了课,家长特别焦虑,我就给他们做心理疏导,安抚他们,挂电话的时候跟我说谢谢我就觉得心里特别宽慰,特别高兴。”曹余程说道。
新闻推荐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伏润之王煜宇近日,在陇南白龙江畔,武都区坪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整洁有序,一栋栋统一规划的藏式小居,错...
古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古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