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难忘 情依旧

甘肃农民报 2021-10-16 01:46 大字

张贤德

一直对《甘肃农民报》情有独钟,与之相关的话题瞬间可以明亮我的眼眸,心情随之荡漾起来。当年的纸质报和如今的电子版、公众号早已融入我的生活,成为日日相见的“老乡”。

记得在1991年参加古浪县新闻通讯员培训班时,有县广播站选送我的一篇消息《谭新村:合作化解难肠事》被评为武威市优秀广播节目,新闻界老前辈对我表示祝贺,并关心地问我:“除了县广播站,你都在哪里投稿?”当听完我的回答时,他说:“你的稿件如果能在《甘肃农民报》上发表那就更好,因为它是《甘肃日报》的农村版,说明你的稿子有可读性,你的新闻写作水平才能被读者认可。”临行前老前辈送给我一叠厚厚的《甘肃农民报》,那淡淡的墨香扑鼻而来,我像得到了宝贝疙瘩似的。我与《甘肃农民报》就这样相识了。

那时我所在的谭新村是刚搬迁来的移民村,村民手中根本没有报纸,跑去订阅,邮所也是刚成立,只能收转发邮件,不能下乡跑送。我还是订阅了下季度的《甘肃农民报》。每次都骑自行车亲自去取,有时邮件未到,得等一会、或者第二天再取。

收到每一份《甘肃农民报》,我都如饥似渴地阅读,有政策法规、好人好事、种田科技、致富信息,内容极其丰富。在读报的同时,我也积极向《甘肃农民报》投稿。记得《乡长拿出箱底钱,帮助科技示范户》就是在《甘肃农民报》发表的第一篇报道,我高兴得几乎跳了起来。几天后收到了《甘肃农民报》编辑部的一封信,按要求在当地乡政府和县委宣传部办理了相关手续后,我成为了《甘肃农民报》通讯员,并荣获了通讯员采访证。(下转2版)

新闻推荐

“医”线护健康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金奉乾通讯员王梅梅有一种责任,叫“医”线坚守。国庆假期,大多数人举家出游,享受快乐。然而,古浪县人民...

古浪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古浪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