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老汉三下干城山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峰 伏润之
孙老汉名叫孙得虎,今年62岁,老家在古浪县干城乡干城村的山里。
对山里印象,孙老汉记忆犹新:“空气新鲜,夏天凉快。”
庄稼人总会把自己的耕地算得一清二楚,孙老汉却记不清当年山里自己究竟拥有多少亩土地。“我们用‘石’不用亩来算土地,一石等于十斗,一斗等于70斤。产多少石粮就有多少土地。”
“石”和“斗”,是古浪县山里人在严峻耕作条件下的土地算法。山里的地,蜿蜒崎岖,很少能像川里的水浇地一样,横平竖直,算得精确。
孙得虎回忆说,那时候靠天吃饭,一亩地最多能打三斗粮食,遇到天旱基本颗粒无收。“有很多土地,却没有收入,让人心慌。”
于是,孙得虎20岁那年,自学为瓦匠,第一次下了干城山,去城里“搞副业”。
当年,人们把脱离土地的行为称为“副业”。谁知道,短短五六年时间,孙得虎在“副业”上挣了2万多元。
2万多元可不是小数字。揣着鼓起来的腰包,孙得虎回到干城山里,第一个想法就是维修老房子。“山里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一院新房子,不仅住得舒服,也能在村子里被人夸赞。”
就在孙得虎准备翻修房子时,一条喜讯传来,由于干城山里群众生活条件艰苦,当地政府决定按一口人分2.8亩地的标准,搬迁部分群众前往山下的大墩滩乡生活。
1987年,孙得虎二下干城山。
用2万元积蓄,在大墩滩修了一院新房子,他打算就此过上新生活。
然而,事与愿违。“有地没钱的日子还是过不下去,地里做不出啥文章,最穷的时候连浇水的钱都凑不齐。”
1991年,孙得虎咬着牙将川区的新房子以3000元低价出售后,又一次返回干城山。
“看样子,一辈子得在山里住下去。”孙得虎一边打工一边谋划,终于在次年将山里的老房子推倒,盖了一院气派的新房子。
山里,一住又是27年。
进入新时代,为解决南部山区群众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饮水难、增收难问题,古浪县在黄花滩上打响一场轰轰烈烈的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2012年开始,在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先后建成12个移民点和绿洲小城镇,累计搬迁南部干旱山区11个乡镇6万多人。
2018年,60岁的孙得虎第三次下了干城山,来到黄花滩。
他享受易地扶贫搬迁的红利,只花了1万元就住上绿洲小城镇100平方米的楼房。这一次,他很坚定:“再也不回去了。”
让他坚定的原因,除了住房还有产业。一下山,他就四处打听,大伙下山后靠啥挣钱?通过口口相传,实地考察,他认为易地搬迁配套的蔬菜大棚能够让家里稳定增收。
今年,他多方打听,终于在富民新村租到一座大棚种植乳瓜。老孙告诉记者,山里人开始不熟悉大棚种植,幸好有县里的技术员隔三差五来指导,自己才逐渐学会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为了把棚种好,我专门学会了微信视频聊天,一有问题,随时可以和技术员沟通。乳瓜一年两茬,每茬周期4个月。如果种得好,一座棚年收入3万到4万元不成问题,就算价格有落差,2万到3万元肯定能保住。”
“大棚就是我的养老保险啊。”说到收入,老孙乐得合不拢嘴,“过两天我还要去兴民新村租两座棚。”
正在攀谈,老孙接了一个电话,他购买的化肥到货了。记者提出开车送他过去,老孙摇了摇手说:“我有‘宝马’车!”扭头一看,老孙已经骑上一辆崭新的永久牌电动车缓缓驶去。
看来,老孙再也不回干城山了。
新闻推荐
武威日报讯(见习记者李政阳记者李晓天)今年,古浪县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向产业园区、生产基地延伸,大力推进“公路+&rdq...
古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古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