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送温暖真情暖人心

武威日报 2020-06-28 19:50 大字

记者 马开良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传统习俗,但是因南北地域差异,南方和北方的粽子有很大的区别,端午节北方人吃油饼子卷糕,也称之为北方粽子。

据民俗专家讲,武威人在端午节吃油饼子卷糕的习俗流传已很久了,具体从哪个年代开始现已无法考证。

武威人家做的油饼子卷糕油而不腻、香甜可口,从前一天做糕,到炸油饼子,再到包油饼子卷糕,工序繁多。

然而,对于很多在外打拼的武威游子,和坚守岗位不能回家过节的朋友来说,在端午节能吃到如此美食,也许就成了一份奢望……

6月24日,端午节前一天,在古浪县大靖镇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建设工地打工的农民工朋友,他们的奢望变成了现实。

这天一大早,给他们做饭的“大厨"严万梅带着四五个志愿者来到了工地,做起了端午节美食“油饼子卷糕"。

“大厨"严万梅是谁?为什么还带了志愿者?

严万梅是古浪县大靖镇砂河塘村人,第一届武威市市级“文明家庭"荣誉获得者,同时她还是一名做了多年公益的志愿者。

“这几天天气热,工友们挺辛苦的,又恰逢端午节到了,他们不能回家过节,我就想着给他们做些卷糕吃,让他们在他乡也能感受到家的味道。"严万梅说。

与严万梅一起来的还有武威市第六届道德模范王兴全和其他几名志愿者。

一到工地食堂,严万梅就招呼大家动起手来。

和面、揉面、擀面……半小时不到,油饼子卷糕所需的食材全部准备妥当,大锅里的油温火候刚好。“开炸!"一块块擀好的面饼在油锅里吱吱作响。

“做卷糕,炸油饼子是个技术活,因为油饼子酥脆程度决定了卷糕的口感味道。"志愿者岳树琴介绍说。

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一个个金黄色的油饼子卷糕跃然盘中,令人垂涎欲滴。

时至晌午,到了工地的午饭时间。大家三步并作两步,迫不及待地赶往伙房,因为他们知道今天中午有美味。

在伙房里,赶来吃午饭的工人们有序排队,看着盘中的油饼子卷糕,个个显得格外开心。“谢谢严大姐,谢谢你们,真是没有想到,在工地上也能吃到家里的味道。"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对志愿者的辛勤付出感激不尽。“严大姐真是个热心肠,她平时给我们做饭非常可口,端午节到了又给我们做油饼子卷糕吃,这个端午节特别有意义。"在工地打工的李黄英高兴地说。

严万梅说:“端午节,是我们一年中不可缺少的节日,我们也想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让来自不同地方的朋友感受不同的文化习俗,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和工友们一起吃过美味的午饭,严万梅、王兴全等人又提上准备好的油饼子卷糕来到了古浪县三珍残疾人服务中心,看望这里的残疾人,为他们送上端午满满的祝福。

王兴全说:“端午,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情愫。我们做公益多年,特别是传统节日里,我们更应该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用真心奉献爱心、传递温暖、表达真情,让每一个人感受我们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

新闻推荐

黄花滩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项目获取水许可

武威日报讯(记者甘曜毓)5月12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发文批准景电二期灌区扩灌(黄花滩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项目取水许可,同意...

古浪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古浪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