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道的家风交融记武威市第一届“文明家庭”陈宗斌家庭
远道的家风交融
——记全市第一届“文明家庭"陈宗斌家庭
本报记者马开良甘曜毓见习记者李政阳
在古浪县古浪镇街西社区,有一位暖心的“外地媳妇",她对工作认真负责,对群众热心周到,对家庭挚爱不渝。提起她,社区的同事和附近的居民都不由竖起大拇指,称赞她是热心肠。她就是第一届市级“文明家庭"陈宗斌家庭的女主人司亚红。
说司亚红是“外地媳妇",是因为她来自陕西宝鸡。为什么远嫁他乡?因为爱情。
2009年,在苏州打工的司亚红与同在一处打工的古浪小伙陈宗斌相识。陈宗斌的诚实和善良,以及在公司的种种表现,让司亚红心生爱慕——“他就是我这辈子要等的人。"一次同事间的聚餐,两人坠入甜蜜的爱河。
“当时我们相处了一段时间,彼此有所了解后决定结婚。那时候,我们两个人都没有积蓄,拍了一套600元的婚纱照都觉得奢侈,客就请了一桌。"司亚红笑着说。
刚结婚,司亚红就发现家里有一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什么时候、借了哪位亲戚、朋友或者邻居多少钱,捐助哪些物品。陈宗斌郑重其事地问妻子以后能同意偿还这些吗?“做人要诚信守诺,欠人钱就得还。"司亚红知道陈宗斌家里条件不好,没有犹豫就答应了。“我知道,我们夫妻勤快点,日子总会好的。"司亚红说。
年少时,陈宗斌的父母早逝,生活的重担压在他的肩头,磨练出了他克勤克俭的性格。母亲在世时,常常告诫陈宗斌,要勤俭持家、诚实守信、知恩图报。
“父亲去世,家里连办丧事的粮食都没有,舅舅二话没说送来了300斤粮食。"陈宗斌说,婚后打工挣钱,有了点积蓄,就给舅舅送去了300元钱,但舅舅极力不收,说当时是尽亲戚情义,但陈宗斌坚持让舅舅收下了。陈宗斌说:“舅舅帮我们渡过了最艰难的日子,我必须要表达谢意。"
“结婚前我就知道他的家庭情况,但是他人很好,我喜欢他,那时候就觉得两个人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司亚红说。婚后不久,陈宗斌的意外生病,让这个幸福的小家庭几经破碎。司亚红的坚强与不离不弃,让夫妻俩越过了一道道坎坷,生活也渐渐步入正轨。“我娘家的条件相对好些,他们都很支持我,特别是我哥哥和嫂子对我们帮助非常大,现在孩子都四年级了,有些衣服、玩具都是我嫂子买的。"司亚红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优良的家风让这个女人继承了诚实守信、克勤克俭、乐于助人的品格。
远道的家风交融,让这个家庭同时拥有了陕西人的沉稳踏实和甘肃人的直率坚韧。
“也有觉得过不下去的时候。"2010年,家中意外失火。这场火灾,让司亚红的胳膊布满伤痕。这一次,陈宗斌和司亚红犯了愁。没想到,第二天,亲戚朋友来到家中看望,并出资帮助夫妻俩修缮房屋。这个坎,总算迈了过去。
忆起当年,司亚红万分感慨:“这么多年,我们受到很多人的帮助,他们的恩情,我们都记得。现在我们也希望能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
除了经营自己的小家庭,两人也经常对有困难的群众伸出援助之手。一次,隔壁邻居孩子得了急性白血病,陈宗斌对妻子说:“咱们家虽然没有大钱,但帮人的小钱还是有的。"便让司亚红给邻居家送去了200元钱。他们从来不求回报,力所能及地帮助着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们。
2019年3月,司亚红被聘任为街道办残疾人专职委员和人民陪审员。在社区的工作虽是临时的,但司亚红从来没有轻视过这份工作,她平时对待残疾人十分热心仔细,认真负责。“我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帮助到他们。"司亚红说。
几经风雨,夫妻俩通过辛勤与坚守,如今,已经搬入家电齐全的新家。司亚红最幸福的时刻,就是一家人能够团聚。但陈宗斌常年在外打工,夫妻俩聚少离多,每次回来司亚红都会给丈夫做最喜欢吃的“大菜"土豆丝。“物质生活是很重要,但是一家人身体健康、生活快乐更重要,现在我们的生活就很幸福。"
新闻推荐
奋斗的人生最美丽——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事迹报告团走进中南林业科...
古浪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古浪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