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树君:让青春在八步沙闪光
陈树君
本报记者石杰
2016年的夏天,一名大学毕业生来到了八步沙林场。他每天早出晚归,忙活一天,晚上回来便想洗个澡。然而,洗澡在八步沙却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渐渐地,他开始对自己当初的“选择”产生了怀疑,于是便盘算着要离开八步沙。
那天,他整理好行囊走出屋子,就在关门的时候,忽然,他感觉到有一只大手拍在了他的肩膀上。
“怎么,你要走?”
年轻人没有接话。只是默默地将头回转。
拍他的人是程生学——“六老汉”之一程海的儿子。
程生学带他来到一个沙丘旁,指着一处坍塌的坑道说,你看,这就是“六老汉”当年生活过的地方。年轻人望着坍塌的深坑,目光呆滞。他难以想象眼前这个深坑,竟是“六老汉”治沙时的居住点。
“这咋住嘛?”他喃喃道。
程生学对着他回忆道:“那天夜里,大风夹着沙子使劲地刮,没多久就在这个地窝铺上面堆了个沙丘,简易的房顶禁不住沙丘的重压塌掉了。无奈之下,老人们把铺盖卷从沙子里挖出来,顶在头上,围坐在寒风呼啸的荒漠中,苦苦挨持到天亮。”
听着程生学的讲述,这个原想“逃跑”的年轻人心在一点一点地往下沉。他说:“你放心!我既然来了,就不会再走了!”
这年轻人名叫陈树君,兰州理工大学的毕业生,第三代治沙人代表、古浪县八步沙林场技术员。他开玩笑说,自己一定和种树有缘,连名字都带树。
“老一辈治沙人,在那样恶劣的环境里能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治沙,而我却一遇到困难就思想动摇,还说什么要为治沙事业作贡献?作为八步沙林场的第一位大学生,我要继承‘六老汉’的治沙精神,坚持下去。”陈树君说。
陈树君告诉记者,他最大的愿望就是用科学手段让沙漠产生经济效益,实现“点沙成金”的梦想。
许多年来,八步沙人为治沙吃了不少苦,生态效益现已取得显著成效,可经济效益仍不如意。“难道就没好办法让这些治沙人治沙又致富吗?”陈树君叩问着自己。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陈树君遇到了“沙漠人参”——肉苁蓉。他了解到,这是一种价值不菲的中药材,可以寄生在梭梭的根部。而梭梭,正是他们治理荒漠的首选树种。这两者要是结合起来,不仅能防风治沙,还能产生经济效益。
“我们邀请省内外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肉苁蓉种植技术,并引进梭梭和肉苁蓉种植一体制,不仅缩短了肉苁蓉接种时间,还使肉苁蓉的接种率大幅提高。再后来为进一步发展肉苁蓉产业,我们又流转了黄花滩移民区沙化严重的土地,以兴民新村、富源新村为重点,完成了梭梭接种肉苁蓉1万多亩。这使当地3000多农户不仅有了地租收入,还使就近在肉苁蓉种植基地上打工的他们多了一份稳定收入,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点沙成金’的梦想正在变为现实!”陈树君如是说道。
治理沙漠是件大工程,三五人的力量终究不是长久之计。随着治沙范围的持续扩大,二、三代治沙人都已深刻地意识到号召更多人加入治沙的重要性。为此,陈树君则借助网络来获取更多的治沙力量。
“我联系到一些社会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到八步沙治沙造林,这在八步沙引起了轰动。他们说,在网络上争取社会力量参与治沙,以前想都不敢想。而在信息化的今天,“互联网+治沙”模式,打破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让我们八步沙人的治沙力量,空前壮大!”
再过一个月,就是柠条、花棒、梭梭开花的季节了,那时八步沙又将是一片花海。
一天,陈树君和爱人视频。
“等我俩结婚纪念日那天,你就采一束八步沙的花当礼物送我吧!”
“这些沙漠里的花,开得不易,我哪舍得采呀。”
“花,我是不能摘的。但我会为你拍上花儿的照片,做成电子相册,把沙漠里的花海美景送给你。我想,到时候,我会再配上几行文字:这花,绽放着青春的光芒!这花,蕴含着生命的力量!”
新闻推荐
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事迹报告会在故宫博物院举行
“时代楷模"——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事迹报告会在故宫博...
古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古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