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助学直通车走进河西走廊寻访阳光学子 两对孤儿姐弟:我们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

兰州晨报 2018-07-29 05:04 大字

李苗和李龙接受记者采访时在自家院落的菜地里合影。

7月23日、24日,本报助学直通车在河西走廊寻访阳光学子期间,分别在古浪县社会福利院和永昌县东寨镇寻访到两对姐弟孤儿。古浪县的这对姐弟在福利院的关爱下求学,永昌县的这对姐弟在爷爷奶奶的呵护下成长。他们都在今年参加高考,即将步入大学校园,又都为筹集学费而外出打工,阳光助学直通车带来的“阳光”,点燃他们心头的希望,映亮他们灿烂的笑容。

A 双亲相继去世,姐弟俩在福利院走出阴影

连日来,在古浪县社会福利院,一对姐弟孤儿双双考入大学的消息让整个福利院喜气洋洋,当不少人为他们的学费犯愁担忧时,这对孤儿却信心十足:“我们失去父母是不幸的,但我们在福利院生活学习期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帮助和关怀,又是幸福的;通过申请贷款和打工,应该能解决学费难题。”

7月24日上午,古浪县中学毕业的考生苏建崇在福利院的宿舍里焦急地等待一家建筑公司老板复工的电话。自打高考结束后,苏建崇为了筹集学费到处找活干。半个月前,他在一家建筑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热心肠老板知道他是个孤儿,不仅给他分配了整理资料这种相对轻松的工作,每天还给他开100元的工资。对于苏建崇来说,这份工作对他很重要,他十分喜欢。前两天,建筑工地停工,老板让他一边休息一边等待复工的消息。

苏建崇的姐姐苏珊今年也参加高考,半个月前,她和同学相约到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的一家餐厅打工。苏建崇说,他和姐姐约定,打工坚持到8月中旬,到那时就可以挣够一学期的生活费了。

苏建崇的家,原本在武威市凉州区,2004年,父亲因意外事故突然去世后,母亲带着他们艰难生活。2006年,母亲带着两个孩子改嫁到古浪县土门镇的一个农民家庭,可是好景不长,2011年,身患糖尿病多年的母亲被确诊为尿毒症,当年年底就撒手人寰了。

父母相继去世,苏建崇和姐姐唯一的亲人是家住古浪县的舅舅,可是,舅舅家也有困难,姐弟俩不能久居,2012年年初,他们被送到古浪县社会福利院,以此为家。那年,姐姐14岁,苏建崇13岁,他们辗转在凉州区和古浪县土门镇上完小学,开始在古浪县就读初中、高中。

在今年的高考中,苏建崇考得460分,但是,平时比自己学习优异的姐姐苏珊发挥失常,成绩是397分。和众多家境贫寒的孩子们一样,姐弟俩为了省钱,填报学校只能选择省内。苏建崇填报的第一志愿是河西学院,选择的专业是法学。他说:“早就有个梦想就是想当一名律师,因为律师可以帮助别人维护利益、帮助社会维持正义。”

B 姐弟考上大学,七旬爷爷奶奶喜忧参半

7月25日下午,永昌县热浪滚滚,本报寻访记者一行来到城郊的东寨镇双桥村九组李苗、李龙姐弟俩的家。

李苗、李龙姐弟俩毕业于永昌县第一中学,今年的高考中,李苗考得456分,填报了兰州财经大学的房产管理开发等专业,李龙考得490分,填报了河西学院的法学、财经等专业。姐弟俩双双考上大学,73岁的爷爷奶奶喜忧参半,喜的是他们老两口十几年的心血终于没有白费,忧的是两个孩子上大学的费用还没有着落。姐弟俩深知爷爷奶奶的艰辛,在填报志愿时选择了省内院校。“在省内上学可以经常回来看看爷爷奶奶,花费也相对少一些。”李龙说。

李苗和李龙的父亲是爷爷奶奶的独子,原本幸福美满的这个农家,2004年突生变故。那年冬天,他们的父亲被确诊为癌症晚期,在兰州住院治疗不到一月便病故。姐弟俩当时只有四五岁,懵懵懂懂不知所措,但从爷爷奶奶和母亲撕心裂肺的嚎哭中感觉到,他们没有了爸爸。但他们没有想到,以后的日子更难过。

爸爸去世后,母亲带着李苗改嫁了,李龙留在了爷爷奶奶身边,成为支撑爷爷奶奶生命的全部希望。然而,母亲改嫁后的生活并不如意,在8年前带着李苗回来了,但她来并不是要和孩子们共同生活,而是把两个孩子托付给老人,独自远走他乡了,至今从未和这个家联系过,谁也不知道她究竟去了哪里。

姐弟俩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的十几年里,要强的爷爷奶奶从牙缝里挤出的钱全部用于两个孩子生活学习,他们不想让孩子因为没有父母而在别人眼里低人一等。然而,现实生活毕竟很残酷,一家人的主要经济来源是6亩薄田,主要种植啤酒大麦。一年到头,每亩地的纯收入只有200多元,年收入不足2000元。

2000元的年收入要养活一家4口人,常人不敢想象,即使如此,爷爷奶奶还要偿还李苗父亲看病时的借款,至于奶奶长期劳苦导致的腿疼腰疼等疾病,则只能靠零星买来的西药片缓解。

十几年苦心,终究让两个孩子成人,但爷爷奶奶并不能松口气,因为孩子们学费尚无着落。高考后,李苗到县城一家餐厅打工,李龙和同学到附近农场打工,爷爷则不得不向亲戚们张口借款。

其他孩子上大学时就能拥有的电脑、手机,爷爷奶奶爱莫能助,劝慰两个孩子“别想了吧!”李苗和李龙哪能不知爷爷奶奶的苦衷,反过来劝慰爷爷奶奶:“我们不需要这些东西”。

文/图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首席记者 董开炜

新闻推荐

古浪整治“脏乱差”建设“洁净美”

古浪整治“脏乱差”建设“洁净美”本报讯(记者马开良)“每周星期五,都能看到干部们上街打扫卫生。作为城市的一份子,我们每...

古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古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