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治沙人创新发展咬定治沙造林不放松

西部商报 2018-05-10 06:46 大字

郭万刚带领二代治沙人护林 张云 摄

西部商报讯 记者 张云八步沙的树绿了,六老汉的头发却白了。上世纪90年代初,“六老汉”或病故或退休,后辈们接过父辈手中防沙治沙的铁锨,继续他们的事业。扛起铁锨的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创新发展,咬定治沙造林不放松,“一把草,一棵树”精心营造着沙丘上那片绿色的世界。

第二代人

已经走上治沙舞台

眼看着八步沙一天天绿了,六老汉舍不得也放不下这片林子,执拗的六老汉把治理八步沙的重任传给了后人。郭老汉的儿子郭万刚、贺老汉的儿子贺忠祥、石老汉的儿子石银山、罗老汉的儿子罗兴全、程老汉的儿子程生学、张老汉的女婿王志鹏,他们成了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

当时,当昏倒在树坑旁的贺发林被背到医院时,已经是肝硬化晚期了。在这之前,贺老汉强忍着疼痛种了两年树。住院后他对儿子贺忠祥说:“爹这一辈子没啥留给你,就这一摊子树,你去种吧!”1992年,62岁的石满也离开了心爱的治沙工作。石满老汉是六老汉中的老三,他的坟距自家的祖坟很远,但却离八步沙的树很近。张润源说:“他(石满)去世的时候说了,我要看着八步沙的林子。我们就专门在八步沙为老石找了一块墓地。”

在后来的日子里,四个老汉离世,两个老了也干不动了。而7.5万亩的八步沙的治沙事业以及治沙精神在六老汉的二代人身上继续延续。

当年小伙

如今也成老汉了

5月6日,在一株与风沙搏斗了40余年十多米高的白榆树旁,郭朝明的儿子、八步沙林场场长郭万刚正扛着铁锹护林。在谈到为何第二代会继续扛起铁锹治沙时,郭万刚对记者说:“我们六家人有个约定,老人们走的时候说了,无论多苦多累,我们六家人必须有一个继承人,要把八步沙管下去。”在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中,郭万刚干得年头最长。1983年,31岁的郭万刚原本在土门镇供销社上班,父亲郭老汉生病干不动时,就让他辞了工作到八步沙来种树。郭万刚说,开始自己不愿意,要是去治沙如何来养家,但拗不过老人,就坚持了几年。五六年之后,看着树木渐渐长大,就舍不得走了。当初不想来、后来没舍得走的郭万刚,在八步沙一干就是35年。如今,已经66岁的郭万刚已是八步沙林场场长了,每天奔波忙碌在各个治沙点上。

在记者和郭万刚聊天的过程中,一位中年男子扛着铁锹走了过来。郭万刚对记者说,“他叫石银山,是石满的儿子,也是治沙的第二代。”当年石银山从父亲石老汉手里接过治沙担子的时候不过22岁,如今49岁的石银山鬓角也泛白了。在谈到他为啥要到八步沙造林,石银山说他总忘不了父亲去世时那期待的目光。1992年8月,石满老人将石银山叫到身边,不停地嘱咐:“八步沙缺人手,你去替爹到那里继续干吧!”办完父亲的丧事,石银山就扛起了父亲用了多年的铁锹,来到了八步沙,加入到治沙队伍。记者在八步沙还见到其他几名治沙的第二代成员,如今都已离不开八步沙了。

都是心血

这些树一棵都不能动

“要不是当初的那口井,或许我们也坚持不到今天。”郭万刚说。有一眼井就好了,再不用到几里外的地方驴驮人背地拉水浇树了,栽下的沙生植物就有救了。

1997年,郭万刚他们决定在八步沙打一眼机井,种植粮食和蔬菜,以农促林、以副养林,但是钱从哪里来?一斤花棒才几分钱,啥时候才能筹集到打井所需的几十万元资金呢?据林业专家测算,当时八步沙林区治沙造林已见成效,栽植的各类树木达2万多立方米,经济价值超过1000余万元。有人曾建议砍伐一些5到10年的生的杨树,就可凑够打井的几十万元钱。这一建议遭到郭万刚等人的坚决反对:“树是两代人的心血,一棵都不能动!”

办法总比困难多。郭万刚提出了“出工记账,折价入股,按股分红”的模式,6户人家每户集资5000元,再加上银行贷款20多万元,每家再贷款4万元,最终,林场通过银行贷款和每户集资的方式打了一眼机井,机井顺利出水。

起死回生

一眼井让八步沙获新生

井打成后,八步沙林场又从县土管局购置了西侧的无主荒地500亩,当做苗圃基地和职工口粮田,翻开了林场崭新的一页。100亩苗圃基地成了林场“上取下生”的“绿色银行”,不但保证了此后每年春秋两季植树造林任务,适当调剂其他兄弟林场,这些年,还低价甚至免费为周边学校、移民新村提供各类树苗几十万株。

有了井水浇灌,当年见效,当年收益。种植的400亩小麦、玉米喜获丰收,老汉们第一次品尝到亲手种植的西瓜、西红柿等菜蔬,告别了一清二白的苦日子,陆续还清了银行贷款。而且发展起日光温室、养殖业,让治沙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

从此,八步沙走上了边治理、边开发,以林养农、以农促林的开发治理新模式,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区域生态经济的发展,不仅促进林场良性发展,还多少增加了周边农民收入。在郭万刚等第二代治沙人的努力下,如今的八步沙已经形成一条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8公里,林草良好的防风固沙绿色屏障。

创新发展

开展跨区域治理风沙

在八步沙风沙治理有了一定成效后,2003年,在郭万刚的倡议和牵头下,林场又承包了离场部25公里、占地11.4万亩的黑岗沙、大槽沙、漠米沙一带的沙地,走上了创新发展、跨区域治理风沙之路。

面对恶劣的环境和紧迫的压沙植树任务,郭场长组织人力进入风沙口,先埋压麦草方格沙障,再在网格内植树种草。经过3个春秋的连续苦干,终于完成了黑岗沙的治沙任务,共栽植柠条、沙枣、花棒、梭梭、白榆等各类灌木360万株。同时,他们还在省道308线两旁完成长10公里绿化林带,栽树3.2万株的通道绿化任务,且做到了保种保活保管护。几年后,黑岗沙一带封沙育林面积达到了21万亩,栽植各类沙生苗木1016万株,辖区内林木存活率达到61.5%,林草覆盖率达57%。如今,黑岗沙的柠条、花棒、白榆等沙生植物郁郁葱葱,成为古浪县沙漠观光的一个风景区。

新闻推荐

关于在国道G312线、G569线和省道S308线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的通告

2018年5月6日至8月31日,国道G312线古浪段K2337+195-K2442+538处,G569线松树段K105+500-K173+500、S308线K256+400-K272+347大靖段处进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施工,施工路段为半幅封闭半幅通车。为不影响...

古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古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