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实事映初心暖民心 潼关县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本报记者 彭斌
在潼关县城,民生街东段提升项目建设完毕,改善了城区交通条件;陇海铁路桃林路跨线桥修复项目实施,有效解决该县南部地区群众的出行难;建成的一批“口袋公园”,让市民在家门口有了散步、锻炼的好去处……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潼关县积极落实中、省、市决策部署,聚焦“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总要求,以“大走访、大宣讲、大落地、大服务、大统筹”为抓手,深入了解群众需求,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重要内容,办好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
该县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走访3500余次,开展“大调研、大走访、大排查”活动,“转作风、大走访、察民情、送温暖”活动及我为群众办实事“六查、六问、六提升”行动等,收集问题建议,协调解决限时整改。成立县延安精神研究会,深入企业、农村宣讲400余人次。聚力“同心‘潼’行”党建品牌打造,深化“双报到双服务”,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参与基层治理。先后解决东区污水提升站除臭加盖等群众关注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50余件。累计完成县级领导认领、各级党组织书记承诺、广大党员干部落实的“好事实事”1480余件。
推动发展有力度。制定印发《潼关县招商引资鼓励激励办法》,招商引资在建项目30个。全县“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共20个,已全面完成卫健局的传染病区医疗体系建设和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改扩建项目;民政局的兴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教科局的岳渎小学建设项目……
服务群众有温度。完成陇海铁路桃林路跨线桥修复项目,解决历时9年的黄河大道项目拆迁问题,解决群众出行“硬骨头”;创建“党员示范岗”720余个,为群众办事3600余件。教育“双减”全面落实,课后服务全面开展,学科类线下培训活动全面停止;推动“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进入全国“医养结合”80强;新建日间照料中心3所、社区养老服务站1所,改造提升农村互助幸福院3所;改造老旧小区34个、建成“口袋公园”5个,美化包装示范背街小巷9条。
惠民举措有亮度。“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运行,“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事项不断增加,三级便民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创建烟花爆竹“零燃放”示范县;“绿巨人”动车组开通运营;建成未成年人法治安全教育基地;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优化流程,解决群众办事难题。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潼关县把为民服务解难题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映初心见行动,广大党员干部勇于担当,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本领,全力打造“五个潼关”,奋力谱写潼关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姚佩)“在今后‘名师+’引领之路上,我将\‘俯首甘为拓荒牛,奋蹄勇做千里马’;在未来研修共同体发展之道上,我们\‘...
潼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潼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