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逝的粮仓

渭南日报 2020-10-22 23:31 大字

冯旭荣 赵雪侠

从华阴北客站出发,沿老西潼公路向东行约8公里,便可抵达硙峪乡泉店村。这里的人们引以为豪的一是老腔故里,二是京师粮仓。当地百姓有两句口头禅:“吼一声老腔名震四方。”“捡一块瓦片走来京师粮仓。”

带着好奇,在秋日的早上,和友人一同前往这块宝地一探究竟。让我们惊喜的是,沿途树林阴翳,荷塘成片,荷叶田田,荷花亭亭。一眼望不到头的荷塘将这片神秘的土地衬托得异常秀美。轻车熟路,很快就来到双泉村口,经路人指点,车从高速公路桥下穿过,很快便到了村子东头。

双泉村地处黄土台塬半坡,南依秦岭,北瞰渭河。碰到村里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说明来意,他指了指身后说:“京师仓遗址就在村后的塬顶上,除了一块文物保护的石碑,就是满地花椒树,没有什么好看的。”我们没有放弃,而是按老人指点方向,沿乡间道路步行到达塬顶。

这里三面临崖,一面靠山,视野开阔,地势险要。此地东临潼关古渡,在古代交通十分便捷。向南望去,东西土塬在此夹出一道凹谷,放眼望去,莽莽秦岭一览无余。向北眺望,越过万亩荷塘,黄河渭河隐约可见。连霍高速从塬下经过,徐兰高铁在塬上飞驰,中间正是这片京师粮仓所在地。在现代隆隆的车辆声中,依然固守着横穿千年的文明印迹。

粮仓的遗迹已经在岁月的侵蚀中变得无影无踪,一片片花椒树似有似无地遮挡了人们的向往,只有保护区的牌子在提醒来此的人们这里曾经是一片重要而繁华之地。相传这里到处散落着瓦片,有些还堆积在一起,用脚随便一踢,就会从土里蹦出来,我们急切地俯下身去,想找到一只半片,以之叩问历史,藉此印证作为秦人的自豪——那种绊一跤就能捡拾到秦砖汉瓦的感觉,然而事与愿违。我们问一位正在摘花椒的妇女,可曾捡拾到过瓦片,她说很少有了,只是有人锄地时偶尔会碰到。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一场考古让尘封2000年的西汉华仓遗址重获天日。据考古资料考证,华仓,又称西汉京师粮仓,其建筑年代在西汉武帝时。京师仓也是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西汉粮仓建筑遗址。

西汉是我国历史上经济繁荣的朝代。那时,首都长安的陵邑各县人口骤增,西汉王朝不得不考虑从关中调运一批粮食供养首都长安。关中自古以来就有“天府”的美誉,但所产的粮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用。司农郑庄曾上言“时关东?粟从渭上,度六月罢。至河三百余里,径易?度可三月罢……”汉武帝认为郑庄的上言很有道理,便在渭河南岸修成漕渠。“率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漕渠流经今临潼、临渭、华州,直到潼关附近注入黄河,长达100多公里。比泾渭河的航运时间有明显缩短,粮食的运输和供应状况迅速得到改善。运输量的增大,从关中黄河用大船运至渭河口进入漕渠必须换船,这就需要适当的中转地点,于是,就有了便于转运、储存和离渭河较近的京师粮仓。现在仍然可以找到漕渠痕迹。

史料表明:西汉京师粮仓既有合理的布局,又有多组(六组)仓房建筑,是一处规模很大的古代粮仓。既考虑了建筑的实用价值,又考虑了建筑的外观审美价值。其仓区周围有围墙,并设仓城以作防卫。尽管华仓从建立到废弃仅仅一百多年时间,然而却对华阴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极大影响。

由于粮仓的建立,附近的群众多以磨面加工为业,西汉京师仓所处在硙峪乡,因硙同“碨”,意思是碨小米的碾子,这表明仓所在位置亦是一处加工粮食的场所,且规模很大,这个地方才有了硙峪的名称;由于有守仓士兵的操练,产生了华阴独特的民间艺术——素鼓,震撼西岳、响彻渭水!也由于有船工的号子声声,因而有了华阴独特的剧种——老腔,老腔被誉为“黄土地上最古老的摇滚乐。”的确名副其实。

华仓距今,历史长河已流淌了两千多个春秋,对它的发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遗址中发现的带有“宁秦”戳记的砖和战国时期兵器的陶范等,为华仓仓城的前身是秦惠文王五年(公元前333年)更名的宁秦县城旧址,提供了依据;其二,华仓建筑的结构、风格对后世的建筑有巨大影响,为我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增添了一项新的内容,并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实证资料;其三,华仓遗址挖掘保存的文物,是我国文物宝库中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和文化瑰宝。

站在这片远去了的历史遗迹上,不由使人心潮起伏,仿佛又看到了一座座水车在河水的冲击下带动着石磨一圈圈旋转,日月就在这奇妙的旋转中周而复始地轮回。在秦岭脚下,在渭河之畔,先民们曾经用肩上沉重的粮袋筑起了一座历史的记忆,于是渭河之上便有了那亘古绵延的船工号子,便有了乡音无改的绵延传承,便有了与之相关称谓的由来。

历史虽然已经走远,但脚下的土地依然保留着挥之不去的神秘面纱,如同那些在历史长河中已经破碎的瓦片、瓦当,静静地讲述着岁月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望着远方一片片青翠的荷塘,心中突然滋生一种渴望,历史是多么的遥远,又是多么的接近,在脚步之间,在呼吸之间,在吐纳之间,便有着不断的传承和发展。

这时,高亢激昂的老腔正从村子里飘来……

新闻推荐

渭南市生态环境局潼关分局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本报讯(通讯员任珂)9月25日上午,市生态环境局潼关分局组织开展2020年潼关县生态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本次演练在中陕...

潼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潼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