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千年的水晶饼忘不掉的渭南味儿

渭南日报 2020-01-16 00:33 大字

本报记者吕佳见习记者贾维

开栏语

对于旅游而言,初到一个地方,想解开它的密码,美食自然是不可忽视却又唾手可得的一把金钥匙,美食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和“软实力”的标志。

渭南地处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文化遗存丰厚,历史源远流长,而渭南的美食也极具特色,种类繁多。在这里,有历史悠久的合阳踅面、享誉海内外的潼关酱菜、香辣醇厚的澄县麦子泡、健脾开胃的大荔枣沫糊、关中世代相传的白水锅盔、雪白香甜的椽头蒸馍夹上鲜红喷香的蒲城八宝辣子……本报从即日起推出《舌尖上的渭南》栏目,和大家分享渭南美食的魅力及美食背后的故事。

提起水晶饼,相信渭南人绝对不会陌生。拿一个水晶饼在手,轻轻一嗅,橘饼和冰糖混杂的清香味道便扑面而来,酥脆的外皮一碰就掉,甜度恰到好处,既在舌尖,又在心尖,妙不可言。

水晶饼可以说和渭南人有着千年的渊源。相传北宋时期,寇准有一年从京都汴梁回到老家渭南乡下探亲,正逢五十大寿,乡党们送来寿桃、寿面、寿匾表示祝贺,寇准摆寿宴相待。酒过三巡,忽然手下人捧来个精致的桐木盒子,寇准打开一看,里面装着50个晶莹透亮如同水晶石一般的点心。在点心上面,还放着一张红纸,整整齐齐地写着一首诗:“公有水晶目,又有水晶心,能辨忠与奸,清白不染尘。”落款是渭北老叟。后来,寇准的家厨也仿照做出了这种点心,寇准据其特点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作“水晶饼”,成为渭南市下邽镇的地方名点。至清代末年,水晶饼经渭南同义栈张采凤技师改进精制,产品以“金面银帮,起皮飞酥,凉舌渗齿,清香爽口”而名声大振。当时,以桐木盒和硬纸盒精心包装,作为馈赠亲友的上等礼品。后来,水晶饼流传到西安,各糕点坊都仿制生产。

带着水晶饼的故事,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渭南城区人民大街的同義昌食品厂,寻味张彩凤技师留下的沁人滋味。

进入水晶饼的制作车间,只见师傅们有条不紊地工作着。和面、调馅、包制、称重、放盘、盖章、烘焙,一气呵成,空气里到处弥漫着馅料的清香,亲眼看着一个个“白娃娃”裹上馅,团成一个个小圆饼,光秃秃的身上再盖上红色印章,放进烤箱,成了!刚出炉的水晶饼散发着更浓烈的清甜,小巧别致、皮酥馅足,让人回味无穷。

“我们的要求是皮薄馅大,凉甜渗香,金面银帮鼓鼓腔!”同義昌食品厂的糕点师傅程爱玲说,水晶饼的馅料由上等的芝麻、绵糖、冰糖、青红丝、花生脆、糖玫瑰、核桃仁等十余种食材制作而成,努力将传统糕点的滋味流传下来。

“作为古法手工制作传承人,也是古法手工工艺品牌的传承人,我们会一直坚守初心,选料力求最好,留住咱们渭南人的记忆。”厂长张永红如是说。

新闻推荐

大河向东流 ■王晓飞

从榆林府谷墙头出发的一条观光路,高颜值地到达渭南华山脚下,号称中国的“一号公路”,奔驰在这样的大道上,能感受到一条大河的...

潼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潼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