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山河锦绣 《何正璜考古游记》中的咸阳

咸阳日报 2019-09-05 17:12 大字

本报记者 陈竹凤

1940年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成员合影(右一为何正璜)。(B)(13)

1941年王子云和何正璜骑毛驴在咸阳考察。(B)(13)

1943年王子云何正璜在周文王陵考察(B)(13)

王子云先生拓印唐陵石马。(B)(13)

编者按:

1940年2月,我国新美术运动先驱之一、中国美术考古学派奠基人王子云带领“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用五年时间,足迹遍及川、陕、豫、甘、青,行程十万余里,开中国美术考古先河,积极抢救民族文物。何正璜是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唯一的女性,在这次考察中除了担任考察文字记录、撰写考察报告与函件以外,每天还要记日记,当然还有速写、临摹等任务。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何正璜还创作了考古游记21篇。今天我们节选《咸阳访古》《茂陵夜话》《唐太宗昭陵》中精彩部分,来追寻历史履痕,触摸一代学人保护中华文化的赤子之心。(B)(13)

“多少年来,我真像个跑江湖的人一样,东越沧海,西涉沙瀚,常掠影于名山大川之间,曾伫立于千仞之顶,也曾浣巾于万里之流,为了不负山河锦绣,我便苦攻历史,使风景不致仅容流连,而赋历史佳话,使它活起来。”半个多世纪以后,在《何正璜考古游记》出版时,何正璜先生如此说。

咸阳城楼:“十分妩媚”

“咸阳,在两千多年前,曾经是东方最繁华的都城,从秦孝公至始皇、胡亥,都以此为首府,尤其在始皇并吞六国之后,徙天下高贵富豪十二万户于此,使咸阳平地跃成为一个豪丽的都会,造成了咸阳的黄金时代。”在《咸阳访古》这篇考古游记中,何正璜把渭河与泰晤士河、塞纳河相提并论,她接着写道,“和伦敦之跨越泰晤士河,巴黎之跨越塞纳河上一样,咸阳也跨越在滔滔的渭河上,金黄的渭水,飞檐的城楼每当夕阳西下时诗与画所织的晚景,使这安详的古城充溢着神秘古朴的情调。”

呈现在何正璜眼前的咸阳城“城垣方围很小,东北二十里之咸阳故城,则已降为一村镇。在它们北面绵亘十余里的高原,即著名的‘咸阳原’——一名毕原,原势高平广旷,气宇非凡,在这城原各处,被历史在上面注满了密点密圈,一里之内,就有很多的掌故;一堆黄土,就埋葬了一个在史册上占了很多页数的人。当我们从这儿轻轻走过,上古史很引诱人地将你拉离现实,而投入一个遥远苍茫的古老空间。”

咸阳给何正璜的最初印象是“一座秀丽的古式城楼,凭渭水而耸立,虽然渭水金黄,不能现出城楼的倒影,但是在水少的北方,这已经是很够赞赏了,何况水上还有,水中还有船,水边还有杨柳,简直说得上十分妩媚。”

咸阳桥:“无限的苍茫”

站在咸阳桥(西渭桥)上,何正璜说:“这桥,非同凡桥。”

这是一座写满了诗的桥。何正璜感叹道“著名的杜甫诗:‘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即指此。王维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亦是咏的此桥。”

这更是一座政治的桥。何正璜接着写道“唐太宗初即位,突厥人寇,进至此桥之北,太宗以万骑径渭水上,隔水凭桥,与颉利定盟,那气概真够英迈的。但不幸在一百三十年后,唐玄宗天宝之乱,安禄山陷潼关,玄宗携贵妃等黎明出延秋门西奔,亦是过的此桥”。

立在这朽桥废址边,目送滔滔渭水,想到曾在这桥上发生过的一些往事,何正璜感觉到“无限的苍茫”。

咸阳古渡:“你一定会满意地笑了”

在咸阳古渡口,何正璜见到了北方的船,她写道:“这船,更是非同凡船。虽然是一只大的粗木摆渡,虽然前后皆方,形容笨重,可是它的悠久而光荣的历史,是无可比拟的。从周朝一直到今天,它一直在这一个固定的航线上来回,破旧之后的承袭者,仍是一样的尺寸形式,沿传至今”。

站在船头,看着笨重的桨,打着黄浊的水,并不能使人觉得有多少情趣。这时候,何正璜提醒读者说:“但是你再想想,当埃及人在尼罗河上画点描线的时候,这渡船即以这种敦厚的姿态,在这儿开始来去,一直到今天,也被载在它上面,和几声道地的秦腔,一同渡过渭河,你一定会满意地笑了。”

咸阳城内:“一切像是西安的缩影”

考察团渡过渭河,抵岸即为咸阳。“城很小,街上很安静,但市面并不萧条,一切像是西安的缩影”。当天晚上,他们投宿在新昌旅社。

在咸阳城内,考察团首先参观了民教馆。民教馆的原址为凤凰台。何正璜对当时凤凰台进行了详尽的记录,“内藏古物颇多,佳制亦夥,但因堆积无序,灰尘厚积……四面各有不同的浮雕,两侧是一龙一朱雀,两端是一虎头一虎负猴,手法是那么的活泼遒劲,令人对汉代遗作发生极深的钦佩与爱好。”“大厅二壁山墙上,有明代泥塑,大约系佛教的故事,有亭台,有树木,有云和水,在这些里面,又错落掺杂着四五十个人,面貌动作都不同,看样是罗汉,衣褶飘举,虽是匠人制作,倒真鬼斧神工。”

随后他们到了地方法院,这里原是安国寺故址。何正璜记载安国寺“殿外廊下,有唐代寂照和尚碑。此碑在金石中颇有地位,为唐代名碑之一,乃无可和尚所书,碑极完整,无一毫毁损,字画清晰如新刻,字体秀劲可爱,碑头也精致美丽。碑下石座,色式均显与碑身不合,应系故宫大殿之柱础,上有线刻二人弄乐器,及一半裸舞女,刻作俱佳,不可多见,辨其作风,当为北周之物。”

在姜太公钓鱼台感叹“上古的事情”

从安国寺出来,天已黄昏,饭后,他们在渭水之湄向西南闲步。过渭水南岸,经过一片荒草乱石的岸边,导游者介绍说这就是钓鱼台,是当年姜子牙在此垂钓而得遇文王处的地方,并指着一块石头上的凹痕,说是姜太公跪此钓鱼时的膝印。听完导游的介绍,“我们都笑了。”为什么呢?何正璜联想到时局,有感而发,她写道:“太公不拿名刺及介绍信去求见于辕下,不托人拿金条礼物走太姒的内线,而默默地垂钓在这草丛河边,更好的是文王不以西伯骄尊,竟肯闲步到此,竟肯和一个老渔夫攀谈起来,竟表只顾爱才求贤,不问派系地就重用了陌生人。”她因此感叹道:“这真是上古的事情。我们望着一如古昔的蓝天黄水,久久肃然无语。”当时正是抗战期间,一种忧国的心情自然流露在文字间。

故咸阳城:“悲剧舞台”

第二天,考察团一行乘小驴前去考察古咸阳城。行十里,到杜邮亭,即秦代大将白起伏剑处。再前进约二里,到唐代望贤宫遗址。这里是唐玄宗由蜀返京时候,肃宗奉迎的地方,此时“全毁,荒凉一片。”再向东北行,到秦代望夷宫遗址。“宫为始皇所建,用以望北夷,据说原建高有50丈,本是始皇的得意制作,不料后来赵高使阎乐即弑二世于此宫内。”在杜邮亭,望贤宫、望夷宫曾经发生的历史悲剧,使何正璜不由感叹故咸阳城是“悲剧舞台”。

难忘的茂陵之夜

何正璜在《茂陵夜话》记载,考察茂陵是清晨开始,用了一整天的时间。“我们从清晨来此,一整天的游览,使我们疲倦,而这可爱的历史环境,又使我们不忍早睡,各自寻个孤僻的角落,来温习这一天的见闻,并欣赏这些汉代古冢沉睡的夜景。”

接着何正璜用散文的笔触对茂陵的夜景进行了细腻的描绘:“暮霭沉沉,晚霞收敛了最后的光辉,东方现出一弯纤细的新月,旷野中没有柳叶作这景色的衬托,幽暗的浅春晚风吹卷在寂寞的茂陵荒土上,发出嘘嘘的呼叫,新月冷清地怯弱地临照着这些原野、枯树和古迹。”

那天,考察团一行走出茂陵车站,越过八里的麦田,到霍去病墓。“墓在校内后园,与外界隔有短墙,乃张溥泉先生为保护霍墓石刻而特为设置的。墓四面均环植侧柏,绿阴幽静,墓前有一巨大石碑,上刻‘汉骠骑将军大司马冠军侯霍公去病墓’数字,碑下并有石阶数级,阶旁遍生野草。墓顶有小庙一座,有径可登,不过系后人附筑,无甚可观。墓上满生花草,芳香美丽,使墓的全体构成一座有色彩的金字塔。”

霍去病墓前的石刻是汉代雕刻艺术品。何正璜写道:“自从被法国游人惊叹其价值后,渐渐也被国人注意起来,我们来此最大的目的,也即为此。”她因此感叹道:“能经过两千年之风霜,尚完存于吾人目前,容吾人亲手抚其项背,实属难得可贵。”

离霍去病墓不远,在短墙之外,是大将军卫青和平阳公主的合葬墓。另外,何正璜还记载了见到的另一座墓:“出校门,门侧郊野中一墓孤立,较低也较陋,墓前无碑,人道卜式墓,不知确否,若是真的,那我们在今日的国势下,在他墓前,想起有钱出钱的口号,不由得不惭愧了。”卜式是什么人呢?国难当头,与卜式相比今人又为什么要惭愧呢?

卜式是汉朝时河南人,以耕种畜牧为业,因此而致富。当时汉朝正在抵抗匈奴入侵,卜式上书,愿意捐出一半的家财资助边事。又拿钱二十万给河南太守,以救流民。当时,富豪皆争相隐匿财产,只有卜式出资救助。何正璜在这里忆古思今,似乎是轻描淡写,但一代学人忧国之心,由此可见一斑。

考察团选了一条坡度小的路径登上茂陵的顶端。“陵顶方平如一小操场,四望旷阔,景色极其倩丽,大地如一圆盘,由陵麓及天边净是纵横的麦田,深浅绿色中,夹有整齐的车路,色彩线条均匀,予人以沉默方正之感。天末则为远山,没入暮氛中,呈极淡的紫色,除此之外即为白蓝色的天空,寂然垂盖在一切之上。在远山与绿田之间,更有一条金色软带,绕于绿紫二色中,闪烁发光,那便是秦之大川渭河。我们自身则包围在这美丽圆环的正中,陵高日暮,寒风习习,衣裙在野花上纷乱地飘舞。”

离茂陵西北约半里处有武帝宠妃李夫人的英陵。李夫人先武帝而殁,武帝悲悼,特以皇后礼将她葬于茂陵旁,并名其墓为英陵,以示宠异。何正璜感叹:“武帝一生宠幸过多少后妃,只有李夫人一人得于千载下永远依傍着他,比起武帝不得善终的皇后,固已为幸;比起杨玉环来,更为可骄了。”她还引用王士桢题写马嵬坡杨贵妃墓的诗:“巴山夜雨却归秦,金粟堆边草不春。一种倾城好颜色,茂陵终傍李夫人。”唐玄宗死后葬于蒲城县东北金粟山南的泰陵,与杨贵妃墓相距甚远,所以何正璜认为“李夫人可以含笑自傲了。”

他们还考察了霍光墓。“由茂陵向东约二里,有霍光墓”。霍光是去病的异母弟,官至大司马大将军,为汉家三代重臣。他殁于宣帝地节二年,尸骨未寒,霍家以族党权重骄横而罹夷族之惨祸。在《茂陵夜话》中,何正璜以冷峻的笔调写道:“这座墓除葬入时其子孙来过后,不久就祸起,从此永远便再无扫祭之人,而孤立于此达两千年。”令人读后,不由掩卷深思。

何正璜在《茂陵夜话》的最后写道:“在这咫尺方围中,有英武的帝王,有忠勇的大将,有能干的重臣,也有倾国的美人,他们都安静地躺在这里,一生的功罪,都交给了历史,一生的悲欢都还给了时间,只各在安息的黄土内,悄悄地变为同样的白骨。纵然胡笳再动、鼙鼓再鸣,他们也都永远不理会,只让野兔与野花,常常用跳跃和芳香来侵扰这一座那一座的黄土,组成一片如此幽森、如此温馨、如此令人难忘的茂陵之夜!”史笔之凝重,文笔之优美,令人赞叹!

“昭陵的守护”这个名字是可爱的

十月的一个清晨,考察团从茂陵驿出发,前往昭陵考察唐陵的形式制度,以及陵前现存的唐代雕刻。沿路的风景给何正璜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小独轮车蜿蜓地走在阡陌上,荞麦深红,麦苗嫩绿,芦花雪白,交织成美丽的图案,平铺在无尽的平野里。视线尽处,是弧形的绿色地平线,因为露水和朝霞的交射,变成一片闪烁的璎珞。”

黄昏,他们到达昭陵小学门前,被招待在一个窑洞里。第二天,学校派两个熟悉地情的学生,陪他们同上昭陵。“陵在九山上,由山下达山顶约十里,沿途遍生山枣,小而红,颇能解渴。”何正璜写道。上山走了约五里,即可看见有石刻的羊,半埋在土中。再往上行二里,他们见到了大量的陪葬墓,“见巨墓遍列山上,点数不清,间或也有碑铭,但因长久风雨的剥蚀,尽皆模糊不显,且多反仆地上,更难识读,但巨墓格式犹存,整齐壮丽,知为名家无疑。”

再行三里后,抵达昭陵。“陵凿山为墓,高耸云表,群山拱侍,气势特佳。一代在中国史上写了极灿烂一页的唐朝创业者,天可汗太宗李世民,乃埋骨此中!”初见昭陵,何正璜毫不掩饰内心的震撼。

她对附近的情况作了记录:“陵的规模气魄皆不小,最远处为清初毕沅所立巨碑,上书“唐太宗昭陵”五字。再近为砖门,门有三洞,当为后人所筑。再上为祭台,即历代祭祀所在地。祭台两边有残墙甚短,即举世闻名之‘昭陵六骏’的原存处。再近才是山陵所在。”

在这里他们见到了昭陵经过千余年的风霜侵蚀和人为挖掘的痕迹。“陵上许多不自然的凹处,及一些特殊的沟道,都能清楚地说明它们便是伤迹。”

将登峰顶时,他们远远看见山峰上有两个黑物挺立,高大如人。引路的学生赶忙指着告诉他们说:“快看!他们在那儿!他们是昭陵的守护!从古到今,永远守护昭陵,决不远去!”正说着,二物遽然飞起,原来是两只特大的苍鹰,展翼平羽,拍风作巨响,转瞬即向山后飞去不见。何正璜认为‘昭陵的守护’这个名字是可爱的,她说:“我愿意在这深邃的地方,有这样美丽的神话存在。”

站在九嵕山顶,“风紧几乎立足不住,起伏绵绵的山岗,拱立峰下,嵯峨太乙分障在东南两方,泾渭二水也分流在这崆峒余脉的前后,气象极为爽阔。”

在祭台旁休息时,学生们抚着祭台两旁的短垣,向专家们询问原在此短墙上排列的六骏消息。孩子们从父祖处听到老人对六骏的爱戴怀念,因此想向他们这些从长安来的客人口中,得到一些六骏的近讯。何正璜被这天真热忱的探问者引出许多感触。

她写道:“昭陵六骏青石浮雕是艺文灿烂的唐朝,留给后世最切实最宝贵的遗产。……唐亡后,历经一千二百余年,都还幸运地安然无恙。一直到民国初年,被欧美的游人发现了这荒山上的宝物,和当时某督军的老太爷讲价,老太爷不曾想到石块可以换银子,连夜派人上山,将这六块一千多年来的国宝,用大锤敲碎成二十余块,分装十几辆大车,向海口出发。消息一时传出,哗然满县,有见识的士绅们提议去追,一直追到潼关,截下了一大半,而最精好的两匹(飒露紫和拳毛騧)则已过关渡洋而去。余下四匹,运到长安,抗战后深深埋在省立图书馆的地窖里。”

何正璜告诉读者,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已经在1941年用石膏在原物上将昭陵六骏浮雕模铸,使国人能普遍认识与赏鉴。

何正璜在此愤慨地写道:“一个强国的成分,是多方面的,斯巴达之不存在于今日,便是一个证明。如仅属抗战,自当别论。但如更须建国,则先民所遗留的文物,这些寓寄时代文化的作品,实在不应使其再有毁灭的命运。”表现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文化自信和历史担当,就像那些神秘的“昭陵的守护”一样,他们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神。

守护中华优秀文化的,岂止这些爱国的学人?文明的溪流总是会在一些地方不期而遇,告诉我们中华文明为什么会如此源远流长。何正璜的西北考古游记大部分文章曾陆续发表在20世纪40年代上海出版的《旅游杂志》上,由于战争和动乱,作者自己未能收集和保存。但意想不到的是,在上海有一位热心读者竟然长期坚持将何先生的文章详能搜集,全部收藏,并且在退休之后,用毛笔小楷书法抄写成书,治印题签,线装成一函两册。1993年,当他偶然得知何先生还健在时,便托人送到西安。这才有了《何正璜考古游记》这本书的出版。因此,何正璜先生的笔下,西北黄土高原的山山水水连那些埋藏数千年的文物,也都随着这饱蘸着历史的优美文字,得以鲜活地出现在我们眼前。(B)(13)

相关链接:

何正璜(1914年-1994年)湖北汉川人。我国著名文博专家、美术考古学家、工艺美术家、国家研究员。1914年出生后随父母在日本生活多年。1930年考入武昌艺专,1934年毕业,同年年赴日本东京多摩川高等美术学校留学,1937年回国,1940年参加“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随团考察。在这次考察中与王子云相识,并于同年底结为终生伴侣。解放后为我国的文博事业作出杰出贡献,其散文《何正璜考古游记》是中国文博界的优美史料。(B)(13)

新闻推荐

潼关县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记者彭斌通讯员胡楠)9月2日,记者从潼关县有关部门了解到,该县稳定工业生产,找准问题节点,加大研判力度,持续推动经济高质...

潼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潼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