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白鹿原》“纪念陈忠实先生逝世3周年” 白鹿原上花正盛 三秦大地念忠实

三秦都市报 2019-04-21 08:31 大字

话剧《白鹿原》在陕西大剧院上演本报记者 沈继军 摄岁月不居,时光如流。三年时光匆匆而逝,4月19日、20日晚,“纪念陈忠实先生逝世3周年”话剧《白鹿原》演出活动在陕西大剧院举行。

四月的春雨淅淅沥沥地落在三秦大地上,给人们带来一丝悲凉之情。活动当天,陕西人艺邀请陈忠实先生家属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观看话剧《白鹿原》,回到20世纪上半叶西北农村,重温这部陈忠实先生最满意的话剧版本,通过舞台感受这座文学丰碑。陕西人艺演职人员以第217次的精湛演出告慰先生,并在演出结束后,话剧《白鹿原》演职人员代表所有深切怀念陈忠实先生的人们,为陈忠实的家属献上代表着美好祝福的花篮。

舞台追忆多种方式怀念陈老

一枝枝素净高雅的康乃馨插满了花篮,一位位前来观看演出的观众神情肃穆,一句句高亢的老腔回响在演出大厅……岁月流转,陈忠实先生已逝世三周年,但在孕育了陈忠实和《白鹿原》的三秦大地上,大家没有忘记陈忠实老先生,众多陈老的忠实读者自发前来,再看一次《白鹿原》,再听一次华阴老腔,以多种方式深切怀念陈老。

“白鹿原上有白鹿,世间再无陈忠实。”2016年4月29日,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忠实与世长辞,消息传出,引发万千读者的悲痛悼念。

回首1988年,陈忠实开始历时4年创作小说《白鹿原》,50万字的长篇小说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从白鹿原上白鹿两大家族的较量,到时代变迁下的坚守,小说一经出版就因其尖锐的历史政治观点和雄壮的西北秘史引发巨大反响。1997年,小说《白鹿原》获得中国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多年来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电视剧、话剧、舞剧、秦腔等多种艺术形式,收获了大量忠实读者。

217场演出

收获观众的喜爱

“这些天我的脑海里不停地浮现许多数字,首先是137××××0345,这是陈忠实老师的电话,我特别想告诉他,今天是我们巡演三年来第217场演出。”演出前,陕西人艺院长、《白鹿原》制作人李宣告诉记者。

2014年,陕西人艺开启话剧《白鹿原》创作旅程,李宣无数次拨通这个电话。电话中,陈忠实先生不仅对话剧《白鹿原》的创作与编排给予了全力的帮助和专业的建议,更给予了陕西人艺主创团队和演员们极大的鼓励和肯定。“不必用明星,让娃们演,亮出咱老陕的风采。”陈忠实对“《白鹿原》回家”投入了极大的支持和情感,对版权费用分文不取,他只想让《白鹿原》走出陕西、走向全国,让更多人了解陕西文化的深厚底蕴和陕西人民的勤劳勇敢。

演出结束,李宣心绪激荡:“这三年来陕西人艺一直在路上,我们行程约8万公里,经过38个城市、43座剧场、受众达275512人次。我们五进上海,五进北京,不管是在广州遇到大暴雨,在高速路上遇到问题,还是在长沙遇到十年不遇的大暴雪,我们都恪守着自己的良心,如陈忠实老师所说,带着三秦大地的高昂和激情,让《白鹿原》与全国各地的观众见面,每一场都充斥着雷鸣般的掌声和观众的赞叹不舍,收获了全国各地人民的喜爱,没有辜负陈忠实先生的信任和厚爱。”

无字丰碑

文学依然神圣

两天的舞台上,演员们用精湛的演技高度还原原著,用三个小时的波澜大戏展现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谢幕时,陕西演艺集团董事长张民说,“我们坐在一起纪念我们陕西,乃至全国的文学代表人物,话剧《白鹿原》带着荣誉走出了潼关,走遍了全国。”

陈忠实生前挚友、著名学者肖云儒走上舞台,首先一连四个感谢“深深感谢陈忠实先生,是他让这块土地进入历史,让他自己消逝在历史之间。看戏的过程中我多了一份伤感和悲怆,觉得陈忠实先生的目光透过《白鹿原》的字里行间,透过每一个演员的台词在注视着我们;感谢来到现场的忠实先生的夫人和女儿,感谢白鹿原上西蒋村的乡亲代表们,他们涵养了一个杰出的作家,但是他们依然甘于平凡;感谢省人艺的艺术家们,他们让《白鹿原》在舞台上,在我们心里永生;感谢今天特意来到现场的近2000位观众,和没有来到现场的万万千千陈忠实先生的书迷。一个城市这么深情地去纪念一个人,怀念一个作家,我感到了文学的神圣,和文化的尊严。”

“陈忠实先生在最后出的书中,有一本名叫《白墙无字》,这有他的谦虚,也有他的自信,但我多少也感到了一语成谶的悲凉……”肖云儒说,“陈忠实先生用《白鹿原》写了他的家乡,写了这块典型的历史的土地,但没有一个字写到他自己。《白鹿原》就是他的无字丰碑。”本报记者夏明勤

新闻推荐

潼关县秦东镇 荣获渭南市“四好农村路”示范镇称号

本报讯(记者刘晓林通讯员张毅)近日,渭南市人民政府发布表彰决定,潼关县秦东镇被评为2018年度“渭南市‘四好农村路示范镇’...

潼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潼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