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惊了!4个空油罐骗贷1亿多
最近公布的一份刑事判决书将一宗假油罐骗贷案公之于众。骗子通过“大罐套小罐”的方式改造油储罐结构,之后利用近乎空的油罐、掺水食用油应付监管,从农发行娄底市分行营业部骗取上亿元贷款,用于个人消费或偿还民间借贷利息。瞒天过海背后,是收受贿赂后提供便利的“内鬼”。
农发行娄底分行遭骗贷
故事的开端在11年前。 2008年至2012年,湖南鸿冠食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石某、股东杨某2人先是利用虚假材料做担保,获得了娄底市级食用油承储资格。然后,鸿冠公司向农发行娄底市分行营业部申请贷款。在贷款申请及发放过程中,作为鸿冠公司政策性贷款的开户行,农发行娄底市分行营业部必须按借款人实际入库商品数量和有关凭证支付后续资金,定期核查借款人的政策性商品库存,防止出现亏库、短库。为骗取银行贷款,鸿冠公司通过改装油库中罐内构造、采取 “大罐套小罐”等方式逃避相关职能部门监管,掩盖其储备油严重亏库的问题。事实上,鸿冠公司根本没有那么多油。公司工作人员对鸿冠公司杉山油库26、27、28、30号4个油罐日常都不测量,因为里面根本没有多少油,经过改造的油罐其实是在大油罐中套了小油罐,有员工还往里面灌过水。
就这样,鸿冠公司分别于2008年12月、2010年8月、2011年12月,从农发行娄底市分行营业部获取三笔政策性贷款。三笔贷款金额分别为1792万元、8765万元、2108万元,合计近1.27亿元。石某、杨某两人套取贷款后,将大部分资金挪作他用,用于个人消费或偿还民间借贷利息,至今尚有9693.09万元无法归还。
例行检查油罐的人被买通
这么明显的改造,为什么没被娄底分行发现?
原因是有人被买通了。戴英为原农发行娄底市分行营业部经理、双峰县支行行长,于2009年1月任农发行娄底市分行营业部经理。她的职责之一为负责组织或参与上报贷款项目的受理、贷前调查、贷后管理检查。鸿冠公司将油购买到油库后,农发行娄底市分行联合市粮食局、市财政局每个季度对油库例行检查,但实际他们都没有认真看,就是走个形式,戴英等人的检查,只要其参与了,其都会给戴英等人打红包。
事实上,其实只要把油罐的检查口打开,就可以看到油罐内部的构造,马上就会发现大罐里套小罐的情况。鸿冠公司法定代表人石某表示,检查人员这种漫不经心,流于形式的检查态度其实不足为奇。 “戴英等人的检查,只要是我参与,我都会给戴英他们包红包,红包数额600元至2000元不等。 ”股东杨某说:“从2008年开始,公司就一直是用假的购油合同从农发行套取贷款,公司是亏损的,没有盈利,负债率也超过了要求,提供的账目都是假的。
值得一提的是,戴英利用其担任农发行娄底市分行营业部经理的职务之便,多次收受石某、杨某的贿赂款共计17.76万元。鸿冠公司就是用这笔可能还没有改装油罐高的费用,顺利骗贷上亿元。
相关链接
钨块冒充黄金骗贷190亿
2018年2月,原银监会通报了一起假黄金骗贷案。
2016年5月,陕西潼关县联社发生一起2000万元质押贷款案件,多名外部不法人员横跨陕西、河南两省,以纯度不足的非标准黄金做质押物,骗取1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190亿元贷款。据悉,这些被抵押给金融机构的假黄金,钨的含量占62%左右,黄金约占38%。金砖外表是标准金,里面则裹包着钨块。不法分子选择钨来造假,主要是因为钨的密度与黄金接近,钨的密度为19.25克/立方厘米,黄金密度19.3克/立方厘米,两者仅相差0.05克/立方厘米,普通仪器很难测出如此细微的差别。因此,这种以钨块为“核心”的假金砖,如不用熔炼和打钻的检测方法很难查出破绽。据报道,制假团伙组织严密,分工明确,从材料选购、加工、运输,以及办理质押贷款业务,都有专人负责,且核心团队成员均已离异。在黄金价格上涨的最初几年,他们凭借“炒金模式”和利用假黄金质押贷款投资的方式赚取上亿元,再次入场后,因金价持续走低难以抽身,只能用假黄金持续从多家银行质押骗贷,用于还清利息,最后难以为继,彻底崩盘。 据《中国基金报》
新闻推荐
阳光讯(记者杨月锋通讯员张毅文/图)近日,潼关县代字营镇邀请陕西省众安防火中心对镇村两级干部进行安防知识培训,提升干部群...
潼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潼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