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游黄河

渭南日报 2018-11-23 00:00 大字

王芳

国庆假期,我和爱人沿着陕西最美的沿黄公路自驾游,粗略游览黄河的部分美景,感慨颇多,感受颇深。

从渭南出发,沿渭河大堤一路领略渭河、洛河平原的宁静到了潼关县港口镇。这里地处关中平原东部,是中国古代著名关隘和兵家必争之地。站在古城潼关北部的黄河金三角国家湿地公园的观河塔放眼望去,黄、渭、洛三河交汇的湿地美景一览无余,游人划着船穿梭在芦苇丛中,鸟儿在空中展翅飞翔。夕阳西下,波光粼粼的黄河水一路向东驶去,一片祥和尽收眼底。

随后我们追随黄河溯流而上到了历史文化名城——韩城。参观了八路军东渡黄河纪念馆。1937年,八路军3个师的将士们在芝川镇黄河渡口东渡抗日,取得平型关大捷和诸多战役胜利。我们带着一颗虔诚崇敬的心,拜谒了史圣司马迁祠。太史公忍辱负重、倾注毕生精力而完成的巨著《史记》开启了纪传体新纪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深远的影响,正如鲁迅先生的褒美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面对“高山仰止”的匾额、纪念馆陈列的物品和一组组石刻雕像、历史故事,让瞻仰这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的游人墨客,再次感受到三千年前英雄辈出、帝王称霸的峥嵘岁月。

离开韩城市区,我们来到了禹门口。这是黄河峡谷的最南端,此处两岸相对如门,传说神龙可越,故称龙门。此处两面大山,黄河夹中,河宽不足40米,黄河奔腾破“门”而出。古人对龙门峡这种自然奇观的形成,感到不可思议,便想象为大禹所凿开的一条峡口,因此龙门又被称为“禹门口”。而在这里发生的“鲤鱼跃龙门”的美丽传说,也激励着一代代炎黄子孙顽强拼搏、奋斗不息。

感受着“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的千古绝唱,我们顺着西岸的沿黄公路,或临窗眺望或驻足近距离观望蜿蜒黄河的美景,不知不觉到了壶口风景区。壶口瀑布处于秦晋峡谷的南端,南距龙门65千米,河西属陕西宜川境,河东与山西吉县相连,是一处大峡谷瀑布景观。壶口一带,黄河西岸下陡上缓,水到壶口,将平整的谷底冲成一道深槽,就是在大河槽中套了一个小河槽,小河槽宽30米—50米,深约30米。壶口以上的河水在宽槽中流动,到了深槽,400米宽的水面一下子全面倾注到30米—50米的深槽中,形成瀑布。此处的河床形如一把巨大的茶壶,收尽奔腾不息的黄河之水。明代诗句“源出昆仑衍大流,玉龙九转一壶收”。正是对壶口这一景象的真实写照。壶口瀑布极为壮观,滔滔黄河水倾泻而下,激流澎湃、浊浪翻滚、水沫飞溅、烟雾迷蒙、狂涛怒吼、声震数里。照相机瞬间定格的画面已不能满足心中的激动,我们便从不同侧面,摄下了壶口瀑布的壮美景观,直到天空慢慢暗了下来。我们哼唱着气势磅礴的《黄河大合唱》离开景区,但黄河雷霆万钧、排山倒海、震耳欲聋的轰隆声久久回荡在脑海中,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流经9个省(自治区),注入渤海。被誉为陕西最美“1号公路”的沿黄公路全长828.5公里,是陕西省沿黄河西岸修建的一条南北公路通道,沿途珠链般串起了西岳华山、壶口瀑布、洽川湿地、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乾坤湾、闯王寨等50余处名胜古迹景点。

我们这次黄河游,是短暂的,也是肤浅的,但母亲河的强大、多变和神秘,是令人震撼的,黄河上发生的故事是流传深远的,黄河表现出的民族精神是永恒的。

新闻推荐

潼关狠抓校园安全开展消防疏散演练活动

记者赵雷刚通讯员张毅在全国第27个“119消防日”来临之际,为了提高广大师生防火减灾和逃生自救能力,潼关县各校普遍开展了...

潼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潼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