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生:新时代的乡村好医生
“三秦楷模”风采
陕西日报记者 郑栋
有的人说,刘永生是“活雷锋”,因为他像一颗螺丝钉,在农村一“钉”就是42年。有的人说,刘永生是“白求恩”,不为自己只利他人,乡亲们的疾苦总是挂在心头。还有的人说,刘永生是“向阳花”,他既医病也疗心,把患者当亲人,“一颗红心暖万家”。
春风满怀向朝阳
1976年,17岁的刘永生成为渭南市潼关县秦东镇荒移村的一名乡村医生。
那一年,他刚刚高中毕业。凭借在学校医疗班积累的知识,刘永生开始了他的医生生涯。
刘永生从医的第一站是潼关县港口镇医院。在那里,他跟着有经验的医生接诊,如饥似渴地学习医疗技能。那段时光,刘永生至今难忘。也就是从那时起,刘永生将自己的工作与学习紧紧地绑在了一起。在实践中学,在书本中学;向专家学,向群众学。刘永生常说,自己的本领是沉下身子学出来的。
42年来,仅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刘永生,光是医疗方面的学习笔记就记了70多本,各类通俗易懂的医学书籍,他更是经常翻看。刘永生喜欢跟着患者往医院跑,因为这样,他不仅能求教到大医院的治疗方案,还能及时了解适合基层的有效疗法。
群众需要啥,刘永生就学习啥。群众干农活、挖草药容易产生扭伤、关节脱臼等病症,刘永生就到县医院学习推拿矫正、骨骼复位等技术;为了挽救喝农药轻生的群众,刘永生学会了洗胃;为了减轻农村家庭的护理负担,刘永生学会了导尿……
“刘永生看病收钱少,遇到家庭困难的病人干脆就不收医药费。”荒移村党支部书记郑平喜说。42年来,刘永生为乡亲们免了多少医药费,他自己都记不清楚了。
温暖千家情义长
2月23日20时,荒移村卫生室里依然灯火通明。
在干净整洁的诊室里,刘永生安顿好一名正在输液的患者后,从药房里取了几样针剂,背起药箱就往王钧亮家里走去。王钧亮的儿子王奎翔发烧呕吐,虽说已经给他开了药,但刘永生还是有点不放心。他又打电话询问。得知王奎翔的病情有加重的迹象,他决定上门看看。
到了王钧亮家,顾不上寒暄,刘永生径直走进王奎翔的房间。他拿出体温计让孩子夹好,一套规范利落的接诊动作,一气呵成。拿回体温计的时候,刘永生习惯性地给孩子掖了掖被角。他一边配药,一边叮嘱:“体温不高,我给娃打个止吐针。最近不要让娃乱吃,多喝点稀的。”
“从俺记事儿起,村里的老老少少就特敬重俺叔。”王钧亮说,“谁家里如果有人生病,他不仅来看病,完了还会再来探望病人。家里如果有困难,他也会主动帮忙。”
42年,刘永生接诊病人10万余人次,外出行诊万余次,他把每一位患者都当成自己的家人。因为有经常翻看病历档案的习惯,刘永生心里有本“健康账册”,谁是老年病慢性病患者,谁是重症绝症患者,他心里“门儿清”。除了日常的接诊出诊,刘永生还会专门抽时间上门探访,和患者聊聊天,给他们宽宽心,带去温暖和希望。
仁心仁术留芬芳
刘永生的党龄几乎和他的医龄一样长。1976年参加工作不久,刘永生就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77年7月,刘永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在党旗下宣誓的那一刻起,刘永生就坚定了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信念。42年来,刘永生将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农村卫生防疫事业。
1986年前后,刘永生和父亲拆掉了旧房,盖起了村里的第二幢二层小楼。可是,只住了不到5年,1990年,刘永生就把这幢小楼送人了。
1988年,荒移村的谢家兄弟在自制爆竹时发生了意外,爆竹爆炸夺走了谢家老大的两条胳膊,也让谢家老三双目失明。带着谢家兄弟从医院回来后,刘永生陷入了沉思。
他觉得不能眼瞅着一个家庭就此解散。谢家老二谢双喜没受伤,而且能吃苦也有志气,刘永生决定通过帮扶谢双喜,将谢家带出贫困的“泥淖”。
1990年,为了让谢双喜顺利成家立业,刘永生带着全家搬到了村委会旁边的卫生室,腾出小楼,帮助谢双喜成了家。
如今,谢双喜一家生活蒸蒸日上,他和妻子经常去照顾大哥和弟弟。谢双喜的儿子已经成家,在杭州打工。
谢双喜多次跟刘永生提起归还房子的事情,但刘永生每一次都拒绝了。刘永生说,自己一家已经习惯了以村卫生室为家,住在这里,他工作起来更方便,出诊接诊也更自如。
还有一年多,刘永生就满60周岁了,他说,自己要干到拿不起银针的那天。
(转载自《陕西日报》3月3日5版)
新闻推荐
阳光讯(记者赵雷刚)3月6日,潼关县委统战部组织70余名党外优秀干部、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集中观看大型纪实电影《厉害了,我的国》。该片以记录片的形式首次呈现在大银幕上,从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
潼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潼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