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少为人知的军事才能
自今年4月份以来,纪念李大钊就义90周年的活动很多。众所周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却少为人知。
策反冯玉祥、郭松龄
冯玉祥本是直系将领。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奉败直胜,冯玉祥驻扎河南。直系军阀吴佩孚因害怕冯玉祥占据河南而形成自己的障碍,寻机将其调任为一个只有空头衔的陆军检阅使(驻北京南苑),又克扣其军饷,使冯陷入困境。正此时,李大钊深入冯部驻地,争取冯倾向革命。冯玉祥由此认识了苏联驻华大使加拉罕,并与胡景翼、孙岳相约俟机发动政变。
1924年10月,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冯玉祥终于倒戈回师北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北京政变,一举推翻了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把持的北京政府。冯玉祥自感力量不足,一方面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另一方面为阻挡可能北上的直系势力,邀皖系段祺瑞出来暂时维持政局。而此时,张作霖乘机率十万大军入关,北京政权遂落入段祺瑞和张作霖之手,冯玉祥却遭到排挤,被段、张委派到西北苦寒之地任西北边防督办。
冯玉祥原本拒不受命。李大钊则抓住时机,于1925年1月间,与冯玉祥进行多次交谈,指出西北地区虽远离京津,但段、张势力也鞭长莫及,大有经营余地,同时背靠苏联,可争取援助,说服冯玉祥接受任职。是年2月,冯玉祥赶赴张家口,开始屯垦戍边,保存并发展了实力。3月21日,在李大钊积极协助下,苏联政府通过了援助国民军武器弹药并派遣军事顾问和教官的决议。
在做团结争取冯玉祥国民军倾向革命的同时,李大钊还组织北方党开展了对奉系军阀张作霖部队的分化瓦解工作,派遣共产党人任国桢和国民党员钱公来、朱霁青等到奉天,策动奉系军阀将领郭松龄倒戈。
不久,当奉军被孙传芳、吴佩孚联合进攻而从上海及津浦线不断溃退之际,郭松龄宣布脱离张作霖,改部队为东北革命军,加入拥护革命的军事阵营。后因张作霖和日本相勾结,郭松龄最终兵败被害,但其部将魏益三继承了他的遗志,率部参加了冯玉祥国民军。制定战略分化瓦解张作霖
1926年3月,在李大钊安排下,冯玉祥赴苏联考察军事,思想极大改观。不久,北方战场发生急剧变化,南口大战失败,国民军仓促西撤,陷入极为困难的境地。奉、直联军大打“讨赤”大旗,南讨广东国民革命军,北讨冯玉祥国民军。李大钊遂决定请冯玉祥立即回国,参加北伐。在莫斯科,于右任向冯转达了李大钊为其制定的作战方针——“言援陕事,当与国民革命军一致”。9月16日,冯玉祥到达五原。次日,他召集五原的将领决定成立国民联军,亲任联军总司令,同时举行了誓师大会,揭起了打倒北洋军阀、配合南方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旗帜,并在李大钊、刘伯坚等共产党人的组织指导下,在全军范围内建立健全了以共产党人为骨干的政治工作制度,使国民军走上了开辟北方战场、配合南方国民革命军走上北伐战争新的道路。
五原誓师后,关于国民联军的战略方针问题,在冯玉祥未回国之前,李大钊即阐明冯玉祥出兵陕西的战略:“请即出兵陕西,经富谷县、葭县、延川、洛川、耀县攻取同州直扑潼关,一则可以阻吴败退入陕之路,一则可以解西安、三原之围。 ”李大钊又请方仲如亲自到冯军中,致函冯玉祥,“当定方针为‘固甘援陕、联晋图豫\’8个字”。确定出师路线后,冯玉祥兵分多路赶赴西安。11月27日,冯玉祥彻底击垮刘镇华镇嵩军,解杨虎城、李虎臣长达8个月之久的西安之围,打碎了张作霖消灭国民军、荡平北方的政治梦想。
建议阎锡山“保晋拒奉”
1926年12月1日,张作霖在天津蔡园就任安国军总司令。 5日,李大钊即写信给中央,指出当前需注意问题,提出:“联络阎锡山,使之消极的(地)不与奉合作”的主张。翌年1月,他又以北方区委名义向中央报告《奉系最近军事计划》:“奉方对南之真意,可概括言之如左:姑以他人之兵力抵御党军、国民军,他们能抵御得住,固佳,如不能,则奉方出其生力军以与转战数省疲敝无力之党军、国民军战,如此,确信可取事半功倍之效。 ”
李大钊洞穿张作霖此战略部署乃在要坐收渔翁之利。针对这一计划,同时又针对联军之间既联合又矛盾的现状,李大钊提出了多项策略并加以实施予以分解。如,加强国民革命军与靳云鹗联系,打破奉系许靳以河南的诱惑,靳云鹗最终与入豫奉系开战;进一步加强与晋地阎锡山的联系,打破奉系对阎锡山的拉拢,使之与国民军合作,并接受李大钊的建议,“保晋拒奉”,从而打破了奉系不费枪弹坐待江山的美梦。
1927年4月6日,对李大钊恨之入骨的张作霖在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默许后,悍然出动300多名军警特务,包围了苏联使馆内的国共两党北方领导机关,逮捕了李大钊等60余人。 于海英
新闻推荐
观摩会现场本报渭南讯(记者杨晶任瑞)9月27日,渭南市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鼓足追赶超越的精气神,组织召开了2017年度综合观摩会。据了解,此次观摩会为期三天,渭南市委书记陆治原,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明远以...
潼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潼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