诤臣表率 晚清脊梁 访王鼎纪念馆

渭南日报 2021-12-31 00:50 大字

本报记者 夏莲 实习记者 倪伟 通讯员 石秋艳 文/图

中国古代文人始终存在一种“完人”情节,希望自己的一生遵循立德、立行、立言的轨道行进,最终以某种悲壮地方式死去。

“完人”是一个完美的概念,人们只能无限靠近,而不能达到。历数中国史上接近“完人”的名臣,寥若晨星、凤毛麟角,而蒲城的王鼎可以算一个。

史料记载,王鼎少时家贫,日食一餐,出则与祖父易衣(家里太困难,一天一顿饭,出门要借穿祖父的衣服)。就这样一位寒门子弟,人穷志不穷,科举殿试中二甲第三名,入翰林为庶吉士,跻身清流。

因为洁身自好,不受请托,亦不请托于人,不轻易攀附权贵,王鼎被嘉庆皇帝赏识,自此平步青云,出仕嘉庆、道光两朝,从翰林编修起步,历任工、吏、户、礼、刑各部侍郎尚书,河南巡抚,直隶总督,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先后被加封为太子少保、太子太保、太子太师。

王鼎一生举荐贤才、决狱断刑、整顿盐务、治理河道,在朝廷各个重要岗位上留下了抹不掉的痕迹,做到了立行。

对官居一品的大臣来说,立德比立行更难,毕竟位高权重,常常身不由己。王鼎拜相后,有一年收到家信,家人因庄基地与邻居起纠纷,希望他出面协调。王鼎修改了明代诗人林瀚《戒子弟》诗,回信道:“千里捐书为一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信,让出庄基三尺,邻居退一步,也让出三尺庄基,于是形成了蒲城县内的达仁巷。让墙的故事,历朝历代都有,虚实难辨,不过王鼎让墙应该是事实,在王鼎纪念馆东侧的王鼎家祠东界墙南端拐角处,至今还有一块记载当年让墙美谈的让墙石。石头无语,但它无声传达着谦让、克制、和谐的精神。

翰林清流出身,王鼎的梦想大概是留下一部旷世杰作。对中国古代读书人来说,宦海沉浮只是过眼云烟,立言才是不朽之大事,可惜他终身东奔西走,忙于修补已显拙态的清帝国,接近“言”的遗产,恐怕唯有留给儿子的家训“到家四要”:少见人,多读书,遇众谦,出言慎。大白话的背后,是王鼎在大清官场如履薄冰几十载的感悟,初读稀松平常,老生常谈,再仔细咂摸,又觉得如暮鼓晨钟,醍醐灌顶。

从穷小子到翰林清流,再到军机大臣和帝师,王鼎的一生堪称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典范。如果功成身退、告老还乡,看儿孙“溪头卧剥莲蓬”,最终老死田野,也许是这一生最完美的结局。然而,危如累卵的现实没有给他机会。因为鸦片战争惨败,清廷大分裂,王鼎怒斥穆彰阿、琦善等卖国求和之辈,请求启用林则徐等忠良之臣,道光帝不许。

1842年6月8日,王鼎怀揣遗书自缢,希望以死谏、尸谏的方式惊醒皇帝。后来人们在他的衣袋中找到了他弹劾穆彰阿。举荐林则徐的遗书:条约不可轻许,恶例不可轻开。穆(彰阿)不可任,林(则徐)不可弃也。

中国历史上,诤臣向君主表达态度的方式有几种:言谏、书谏、图谏、兵谏、尸谏,最后一种无疑最为悲壮。可惜,王鼎以慷慨赴死达成的进谏没有被道光帝采纳,他自缢后,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签订。

蒲城的王鼎纪念馆规模不大,原址为他的故居,由其后人捐出复建而成。除了道光帝御赐王鼎七十寿匾“靖共笃祜”之外,没有多少奢华的家传之物,不过朴素的摆设正合王鼎故居的意蕴——唯其空,方成其大。如果去蒲城,一定不要错过这座纪念馆。

新闻推荐

加大卫生整治力度提升人居环境水平

通讯员王玉登报道本报讯为积极助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近日,龙阳镇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开展了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全...

蒲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蒲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