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新课堂 蒲城县尧山中学新课堂走笔
尧山中学勿幕图书馆
校领导走进课堂走进课改一线
学生代表汇报新课堂带给他们的收获
新课堂模式下,学生自主掌握课堂
本报记者 毕云丹
求变,是所有尧山中学一线教师共同的声音。思变,是他们共同的行动。改变,是他们在寻找新课堂路上共同的步调和足迹。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新课堂?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尧中教师一次次将成型的导学案推翻重来,一遍遍在原有的基础上寻找漏洞,集体研讨、听课论课、试验过关,过去的365天内,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堂上,放在改革和创新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英语、数学、生物等学科在探索新课堂的路上拿出了傲人的成绩。学案导学、小组对抗的新的课堂理念已经在现实课堂中找到了真实的路子。
学案映初心
生未动,师已行。
几场大雨过后,天气转凉,秋如约而至。然而8月22日这一天,骄阳似乎并没有透露出秋的味道。200多名教师和行政人员已经赶在8点前准时入座尧山中学报告厅,报告厅的屏幕上以勿幕图书馆为背景的大图上,清晰地写着“新高考?新课标?新课堂”教科研论坛,教师们的热情像极了这天气的温度。
“什么是新课堂?”论坛一开始,学校学科委主任原晓喻向在座的校长陶占峰及所有教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
未等众师思考,原晓喻简明扼要道:“有剧本的课堂。”他的回答对新课堂从理论上给出了一个形象化的解释。在尧山中学,学案是新课堂的剧本。所有新授课在开始之前,都有一套完整的教学案,这个教学案具体呈现在A4纸上时,分为自主学习案、合作探究案和拓展训练案三个部分。
通常情况下,戏的好坏取决于剧本质量的高低。成功的导学案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真正的完成自主学习和预习。
在尧山中学,“学案”由任课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地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训练提升的有效方案,是指引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路线图。
学案通过问题的设置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即知识问题化。在问题中思考,在问题中解答,在问题中学习。
“学案太难,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太简单,起不到学案的作用。新课堂在尝试课阶段时,我们任课教师也是翻阅各种资料,结合学生自身情况,制作导学案,尝试后,发现问题,继续对学案进行研究和修改。”语文组教师赵红娟对学案的设置和成型有自己更深的理解。
经过365天的艰苦努力和不断研究,他们总结到,学案的成功取决了众师教研教改的深度和集体智慧力量的大小。
看似简洁的学案,在尧山中学对此的编写却有着成套的要求、管理和使用办法,最终的目的是让生活在尧中的每一位学子能够在三年的光阴中,遇见新课堂,通过新课堂科学有效的方法和学生自身的努力,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课堂显新意
“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趣、思趣则新思新则长”高二数学备课组教师王备战对新课堂的改革和实施有自己的认识。
尧山中学在新时代、新教育的大背景下,思考新优质、新课堂。在求变、思变的路上,无论怎样去定义新课堂的概念,新课堂核心的东西始终如一。那就是尧山中学经过一年多的变革和实践后得出的——“学案导学、小组对抗”。
学案完成后,在课堂上,按照学案,教师导入情景,学生自主学习,经过合作探究,由教师引用小组对抗的形式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力,再经过习题训练,让学生自行总结出知识框架或者思维导图等,这一步步走下来,恰如剧一步步迭起,走向高潮,最终完结成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
学校从2019年9月开始推行学案导学的新课堂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内合作,提升小组合作精神。
新课堂分为尝试课和过关课两个阶段,尝试课阶段,高一生物组教师根据学科委提供的模板和学科组同志的讨论结果,在编制学案的过程中,设置了情景导入、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训练、课堂小结、作业布置、小组对抗8个环节。
经过一轮尝试课后,高一生物组教师惠亚丽发现,新课堂实施后,一些显性的变化已经显而易见。
传统的由教师讲授式教学变为学生讨论式教学。而那些隐性的变化也在悄然起着作用。“主要指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促进了备课组的集体教研活动,提高了备课质量。”
在2020年新学期的过关课阶段,他们将尝试课阶段的自主学习调整为课前预习,在上课前一天把学案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提前完成预习内容。
“这样不仅节省了课堂的有效时间,而且能够使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基础知识。”同时将当堂检测调整到了课堂小结之前。作业布置具有分层特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获,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加了小组评价环节,针对课前预习、课堂展示的实际情况来评价每个小组,促使学生共同进步。
高一语文组教师王亚梅对于一线课堂的变化和改观了如指掌。拿语文组的课堂来说,新课堂上,更多的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她举例,进入诗词学习章节后,她让学生在课堂上抽取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首五行以内的小诗,表达内心情感。
同时给出了意象的对象,如柳、云、夕阳、大海、雪等等。要求学生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有同学写出:“镶嵌于碧天的愁渐远/被微风吹动了丝线|没人知晓/云朵也在偷偷怀念以前”。也有同学写:“一望无际的草原/本应是那绿盈雄鹰的主场/但那漂浮渺小的飞絮/也依旧拥有自己的梦想”。
他们总结,学案导学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其中落实很关键,尤其是学生对课前预习的完成情况。
正像王备战说的:“总无模式,必无高度;固守模式,必然僵化。模式即习惯、模式即风格、模式即思维、模式即理念、模式即提升、模式即力量、模式呼唤创新。”
小组对抗唱主角
小组对抗就是把每个班的同学分成几个小组,6人一组。这样的分组是为了让各小组从学习、纪律等方面在对抗中激发竞争热情和学习活力,在相互对比中找到不足,从而达到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共同发展。
“小组对抗”革新了传统教学模式,使得教学方式由单一的教师灌输式向师生双向探究、合作、互动、体验式转变,也使学生学习方式由死记硬背、机械记忆向动脑、动手、主动参与、勤于思考转变。
历史学科教师周敏在讨论交流会上说,历史对于大部分同学而言感受是比较枯燥的,知识系统庞大、繁杂,以往历史学习要么就是老师一言堂,要么就是学生根据课本死记硬背。但是从新高考所要求的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来看,现在高考纯粹知识的考察是不多的,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和阅读面。从这个角度来考量,尧山中学实施的“小组对抗”实践活动十分有利于目前新高考下对学生的素质培养的要求。
她举例说,在课堂上,对抗活动的内容既可以选择教材,也可以是对教材专业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又可延伸扎根乡土,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历史,还可与实践相结合开展活动,培养了学生实践和发掘自我的能力,将主动权交给学生,甚至可以让学生来定对抗内容,在高考的要求下最大程度拓展知识面。
小组对抗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在一节课中,可以采取知识点的对抗,巩固基础,也可以各组采用学案评比、思维导图、历史小论文等形式进行小组对抗。
“小组对抗这个过程可以最大限度让小组内每个人都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小组有共同的对抗目标、学习目的,大家相互帮助,相互参考学习方法,资源共享,记录员、发言人要定好,每个同学都要发言,全组成员均进行发言,也可以作为一个小组对抗加分的依据,这样一来,组内对于一个历史问题的思考越深刻、越投入、学习效果便能实现最大化,小组对抗起来也就更加激烈,有效果。”高一A7班42位学生在周敏的带领下,通过小组对抗的形式深深地爱上了历史学科。
经过一年多的一线课堂实践,周敏得出,分组时要注意:小组内成员的构成,各个小组历史实力持平,这是保证小组对抗可以积极开展的一个很重要因素。
除此以外小组分配时还要注意学生性格,男女比例的搭配,这在文科班进行小组对抗时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男生在课堂活跃度上较为突出,可以起到很好的地调动小组氛围的作用。每一组不同性格的同学也要搭配好,内向型外向型分配要均衡。
教师廉天民在研讨会上关于小组对抗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小组对抗有助于整体质量提升。他从小组文化建设,小组对抗周小结会以及关键节假期间学校开展的小组对抗演讲赛等实际案例中分析了这一观点。
小组合作聚力量
课堂问题解决了,如何在日常管理中发挥利用小组的优势,方能实现全方位提高。
新任教师李佳在此方面花费了更多的心思,做了更多的研究。她发现班级管理工作细碎繁杂,紧靠传统的班主任管理,多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存在诸多管理漏洞,而采用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将班级管理的各项事务分解到各小组,不仅能提升学生参与度,也让学生在参与中思考、行动和收获。
研讨会当天,李佳从如何构建班级小组合作管理模式、班级小组合作管理模式的应用、小组合作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三面谈了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中的一些经验和总结。
她说,小组组建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综合考虑学生学习成绩、性别、优势科目均衡分布,德行习惯、纪律表现和人际关系,确定组长。组长的确定可通过个人申请、班干部推荐、民主调研、班主任共同商定等形式进行。
其次确定小组成员,第一次分组以上学期期中期末平均成绩排名蛇形排列;第二次分组结合男女比例,同层次调整;第三次分组调整班委平均到各组;第四次以学科优劣势均衡调整,第五次依照德行习惯、纪律表现和人际关系微调。
“小组合作管理中,小组文化建设也很重要。”李佳谈道。组名、组徽、口号、组歌、目标、组规、组内任务分工均属于小组文件部分。
文化明晰,制度明确。制定班级管理小组合作制度,这其中包括班级管理量化评比细则、班级干部责任制度、班级劳动分工责任制度、课堂小组合作实施方法、奖惩制度、评价体系。
紧接着对全体学生进行班级管理基础培训。如管理制度介绍,重点进行思想引导。鼓励积极主动参与班级管理。要求全体学生必须服从组长安排,积极参与小组承担的学习、活动等内容。随后还要对班干部、小组长、课代表进行逐一培训。
她着重谈到,班级日常纪律管理中,实行小组合作管理,将纪律管理分解给每组的纪律组长,对上课或自习中有任何违反班级纪律的情况都会被详细记录在案,如睡觉、说话、被组长发现或老师点名给予不同等次的量化扣分,由纪律委员每天汇总,第二天在晨会上点名批评,对小组和个人进行量化扣分,直接影响自己所在小组的班级排名,小组成员会集体教育,更会伤害其他组员的切身利益。
以此规范每一位学生不能违反班级任何规章制度,不能存有任何侥幸心理,以此不断用制度、道德和人情来规范学生的言行习惯,促进学生的成长。
高中班级小组合作管理模式中,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都需要参与班级每日的各项学习劳动任务,根据任务分配主动有序的完成小组责任,真正实现班级管理全参与,班级生活靠大家。培养学生的班级责任感,树立主人翁意识,提高学生的意识素养。通过明确学生分工,在制度建设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课堂学习中利用小组合作能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因为小组合作,让每一位学生学习和生活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体验,而是集体的奋斗”。
小组成员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知识的背诵情况,考试成绩都影响着小组的整体成绩,这些任务的顺利完成都依赖于课上学习的成果,更影响着课上学习的状态。
“小组合作管理的最大魅力就在于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从被动完成到主动争取的转变。”
班级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将学生的所有不良行为习惯详细记录,通过班级及时反馈,引起当事人和小组成员的重视,使得当事人从内而外改善的同时辅以小组成员由外向内形成的环形约束圈,帮助其逐步成长。同时也记录了他们进步的点滴,通过详细的记录每个学生每天的行为足迹,我们利用集体的力量帮助学生提升和成长。
班级小组合作管理实践发现,有了学生间的相互督促,关键内容的背诵、作业完成率显著提升、课堂上参与的学生也多了、学生更加主动愿意思考了,学生的成绩和名次明显提高,稳中进步到同等级班前列。
成绩的进步也为学生树立更强的自信、更乐观的心态,更加愿意和主动地参与班级管理的各项活动的一系列良性变化,个人的综合素养也呈良性螺旋式提升。
在改变的路上,他们也有困惑,比如如何让自主预习学习真正落实;如何让一节课的内容高效完成;如何将学案制作的易于学生保管;如何防止课堂出现几言堂。然而,更多的是新课堂实施后,学生们的点滴变化逐日增加。
科学发展谋未来
尧山中学校长陶占峰在研讨会上明确提出,核心素养是新时代发展的新教育使命,新教育的主阵地在于课堂。
尧山中学从2017年开始,提出“新时代新高考,新教育新优质”的发展理念。2018年实践,2019年7月,学校从新课标的研讨,新课堂的构建基础上,已进入实质性的课堂实践和提升。
学校创新思维率先成立了学校以名师团队为引领的“学科发展专业委员会”,引领师生对新高考新时代教育需求深入研究,坚持自下而上,因校制宜,借鉴吸收,为我所用的思路。重视师生的过程生成,重视有生命力的实效课堂。
当前,学校按照“三步六阶段”的总体设计,已经取得了初步效果。全体师生当前在新课堂改革初探中已基本形成“四观”,即:在推进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了新教育理念的培训和提升,树立了新时代以育人为目标的教育观;在实践中大胆推进新课堂的创新实践和提升,树立了新时代新课堂变革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堂观;加强了教务、教研等管理层面的理论和实践提升,树立了以管理引领、理念引导、实践引证的师生自觉有为的教科研观;重视宣传和引导,把控高考方向,确保课堂质量观。
尧山中学的新课堂新优质实践发展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家长的高度关注。今年6月,经蒲城县教育局牵头与尧柏集团协议,每年拿出300万元教育基金,依托尧山中学教育品牌,在尧中设立“尧柏班”,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打造尧山中学新课堂品牌效应。同时以此为引领,形成蒲城教育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优质化的新课堂改革教育体制,促进尧山中学在新的教育理念引领下培养更多的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卓越素养、自信成功”的蒲城学子。
“创建适切教育,让生命幸福成长”一切的改变都从这里出发,一切的改变又最终归向这里。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韩贵杰)近期,市卫健委全力推进医疗卫生机构和疾控机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建设,目前,全市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医...
蒲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蒲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