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这片山就是最好的回报”

渭南日报 2020-08-07 00:39 大字

本报记者夏莲

7月31日下午2时30分,天气有些闷热,樊存财刚刚巡山回来,出了一身汗。回到家,他工作服都没脱,用毛巾擦了一把脸,就径直走进卧室,写起了巡山日志。

“今天从罕井到王家路上,发现一对(堆)火,用扑火扫把及时扑灭后,我就走了。”尽管文化程度不高,偶尔会写错别字,但樊存财坚持每天认真把巡山情况详细地记录在日志上。四年来,这样的日志已经写了厚厚的四五本。

樊存财是蒲城县罕井镇的一名护林员。常年巡山,风吹日晒,让他练就了健硕的身材,皮肤看起来黑红黑红的。“他是最负责任的一名护林员,一天巡山3趟,一点都不含糊。”罕井镇林业干部曹斌笑着说,“看这肤色就知道下了不少苦。”

“我能脱贫、过上好日子,全靠党的好政策,守好这片山就是最好的回报。”樊存财说道。

樊存财是罕井镇罕井村人,和妻子育有两个儿子,一个正在上大学,一个上小学,没资金、没技术,一家四口就靠着5亩薄地生活,日子过得紧紧巴巴。2013年,樊存财一家被识别为贫困户,每月可领取生活保障金,孩子上学享受“两免一补”政策,从此生活有了保障。

“扶贫政策帮我减轻了不少负担,党的政策这么好,咱自己也要争气,也要回报党的恩情嘛。”樊存财在地里栽上了桃树,又担任镇上的护林员,不但成功脱了贫,还成了镇里的优秀护林员。

东至罕井村,西至尧山村,南到山东村,北到桥西村,占地1300多亩的林地,就是樊存财巡山的范围。每天早上6时,中午1时,下午6时,这三个时段,他都要带上铁锨和扑火扫把到山上巡视一圈。

“山上有两个制高点,周围的情况都能看清楚。看到哪里有火点,我就给就近的护林员打电话,及时赶过去灭火。”常年巡山,樊存财对每一座山头、每一条路都如数家珍。

管护面积大,山路不好走,樊存财巡山一趟要走一个多小时,回来路上看见路边的景观树长了树芽,也要细心掰掉。记者跟随樊存财走了一趟巡山路,发现着实不易。山路坑洼不平,路上汽车颠簸得让人想吐。行至半山腰,路越来越窄,杂草越来越多,车已无法继续行驶,只好下车步行。火辣的太阳晒在身上生疼,只一会儿,胳膊就晒红了,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走到山顶时,记者的腿早已发软。

“这么热的天,每天巡3趟,辛苦不辛苦?”“说不辛苦那是骗人的话,但我既然当了护林员,就必须做好本职工作,才能对得起组织的信任。再说现在国家这么重视环境保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能为保护环境作一点贡献,辛苦一点也值得。”樊存财站在山头坚毅地说道。

曹斌告诉记者,像樊存财这样的护林员,在罕井镇共有33名,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负责管护全镇8000多亩林地。生态护林员的岗位为贫困户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让他们有了稳定的收入,也增强了林区管护力量。

新闻推荐

中省资金支持渭南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本报讯(记者王晓宁)近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省发改委下达渭南市2020年全民健康保障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项目10个,总投资3....

蒲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蒲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