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民:鱼水情深35年
(上接第一版)李成祥的日子并不好过,儿子儿媳在外务工,他和孙子一起生活,经济上比较困难。得知李成祥的孙子就要上大学了,王友民说:“李哥,您放心,孩子上学由我来供!”
近40载的牵挂,王友民终于报了恩。
回想在李成祥家的那3个月,对王友民来说,不仅感受到了一生难忘的恩情,也从李成祥身上领略到中国军人的坚毅、忠诚和奉献。从那时起,军人在他心中的分量更重了,对军人的崇拜之情远不止儿时的单纯向往,而是打心眼里想和军人靠得近些、再近些。
执着不忘初心的坚守
陕西容厦物流园是王友民和集团公司办公所在地。一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汉白玉国旗台上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不远处的老杏树下,一眼古井别有风韵,井旁石碑镌刻着“饮水思源”4个大字。漫步园内,绿树葱茏,芳草如茵,景观石刻,展板贴画,处处营造出浓厚的爱国拥军氛围。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熟悉王友民的人都知道,国旗和古井,凝结了他的厚重心思,意为听党话、感党恩、永远跟党走!35年执着拥军,于他有情感驱动,更是理性抉择。
“我们这一代人是赶上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才有了今天的小成就,一定要‘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王友民说。
1985年,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爱闯荡的王友民,大胆“冲”向市场经济的浪潮。他东挪西凑,买了台二手印刷机办起了印刷厂。凭着诚信和苦干,带领企业一步步走向成功。
企业发展经营状况不断好转,王友民却陷入沉思。“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是改革开放的目的。自己如何饮水思源,回报党恩?
一次,他无意中听到厂里的两名军嫂员工唠叨家事。原来,一些军嫂随军后工作无法落实,免不了与丈夫闹矛盾。王友民随即召开会议,决定主动找部队领导,安排军嫂到企业就业。
几次接触下来,王友民对军人工作生活的现实困难有了深入的了解。“没有强大的军队,就没有强大的国家,不能让穿军装的人流血流汗又流泪!”王友民这样告诉自己,并把拥军优属作为载体,担起了社会责任。
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他拥军优属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边关哨所。安排退役军人和军嫂就业,优抚烈士家属,帮助其子女上学,协调解决各种家庭困难,走访慰问老红军、老战士,组织员工与烈士遗孀子女结对帮扶……大事小情,无怨无悔,不求回报,唯有厚厚的一沓部队和军人寄来的感谢信,承载了所有的深情。
如今,昔日小小的印刷厂已蜕变为渭南地区较大的物流集散中心,经营业务也更加多元化。王友民谦逊道,自己把一大半的精力都用在拥军上,却“意外”收获了事业发展。
“目前,企业80%的员工都是退役军人及家属,很多还担任中层以上重要职务。他们虽然退役了,但忠诚、担当的品质已嵌入精神和灵魂,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应该受到社会的尊崇和珍爱。”说起自己的“团队”,王友民欣慰又自信。
集团总经理李智是一名自主择业军人。不是亲身经历,他怎么也不敢相信,退役后会被邀请就业。“王友民董事长每年都会主动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去对接了解复转军人情况,然后给我们打电话,询问是否有来陕西容厦集团就业的意愿。”李智说,很多自谋职业的复退军人都面临就业创业难题,遇上王友民就是遇上了一种幸运、一份温暖。
眷念融入生命的情怀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奏响了中国梦、强军梦的新乐章,各级党委、政府把双拥工作提上新的高度,退役军人及家属的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周围的很多人都认为王友民可以“歇一歇”了,可他却没有停下双拥的脚步,并在近花甲之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担子更重,责任更大。
在王友民看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拥军也要与时俱进。最近几年里,他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推动军民共建,助力国防事业。
2016年年底,西部战区某部紧急拉动,夜宿容厦物流园区,王友民和全体员工全力保障部队需求。在拉动结束后的总结中,依托社会化保障的模式,得到部队领导的一致认可,也深深地启发了王友民。
“我们不仅有场地、有物资、有设备,还有一支退役军人的队伍,关键时刻发动起来就能作为预备役。”他专程向市政府和部队领导提出建议:立足民营企业各自优势,将整个行业联动起来,探索构建一套精细化的联合保障模式,新时代双拥工作将大有作为……
在军地共建方面,他邀请战斗英雄走进学校讲红色故事,帮扶助学;筹建双拥展览馆和党建活动室,举办老将帅书画展,吸引驻渭部队、党政机关、企业学校党员干部、退役军人、流动党员纷纷前来参观,开展主题活动;组织退役军人到革命老区、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永葆军人本色。
双拥,于王友民已是一种浓浓的眷念,融入了他的生命,成为人生必做之事。面对方方面面的赞誉,他总是摆摆手说:“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为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作贡献,谁都责无旁贷。”
其实,除了双拥外,王友民和他的企业在其他方面都有担当。早在1997年他就与临渭区崇凝镇签订《扶持革命老区贫困户脱贫致富协议书》,拿出10万元扶持贫困户发展养殖业,让很多贫困家庭走上致富之路。这些年,在助学、助残、扶贫等方面,王友民也毫不吝惜,先后捐资捐物300余万元,资助贫困生87人。今年年初的新冠肺炎战“疫”中,王友民带领容厦物流园区全体员工坚守岗位,勇敢逆行,制定有效防范措施,全力保障食品医药、快递速运等供应,畅通渭南抗疫物流“大动脉”。在抗疫最紧要关头,他亲自走访园区内的医药公司和快递物流企业送上鼓励和慰问。同时,购买160余万元防护用品和生活物资,捐赠给空军军医大学除夕夜出征支援武汉一线的医护人员,渭南市红十字会和城区各交通枢纽疫情防控卡点的公安干警、党员先锋队和志愿者,以实际行动彰显企业担当。
眼下,“八一”建军节将至,王友民的双拥“工作”比往常更忙,先是打电话、写书信,问候了远在湖北来凤的“时代楷模”张富清和云南曲靖的“救火英雄”吕援雄,又赴蒲城县罕井镇看望92岁抗美援朝复员退伍老兵樊温令,还没歇口气,又邀请马全斌等10多位“战斗英雄”来企业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国防教育讲座……忙忙碌碌为了啥?王友民说,共产党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把双拥这件事做好,就是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初心不变,笃定前行。回首35年双拥路,王友民感言:“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希望更多的人投身双拥工作、支持军队建设,大家共同努力,早日实现中国梦、强军梦!”
这就是王友民,他没有当过兵,却像一名老兵,用党旗红、军装绿写下一生忠诚。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田宏钢)“田法官,20多年的钱你给我要回来了,我给你们做了一面锦旗送过来,你一定要等我。”近日,蒲城县人民法院法...
蒲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蒲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