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富了农家人

渭南日报 2019-12-05 01:08 大字

本报记者 张伯阳 实习记者 李紫荆

“我们村原先没有啥产业,靠天吃饭,种的果树,因为不懂科学种植,总赔钱,树也挖得差不多了。这几年,村里人都种黄芩,收成好,还能卖上好价钱。我把我家的8亩地都改种了黄芩,还打算再承包别人的地种黄芩。”眼看周围的人种黄芩都挣了钱,雷变俩也行动起来。

雷变俩是蒲城县罕井镇武仪村人,武仪村位于蒲城县东北部,在2014年以前是出了名的贫困村,那时候,没有村道、没有路灯、没有村室、贫困人口基数大且低收入人口年龄偏大,村里的青年大多都去城里务工了,“空壳化”极其严重,也没有主导产业。

多年来,村民大多数靠养殖生猪,种植香菇、黄芩、苹果、葡萄以及小麦过活,靠天吃饭,收成不稳定。如何让村民的日子红火起来,是摆在村两委干部面前的大难题,他们决心要为村民找到一条致富路。

2018年,省市场监管局向武仪村派驻了扶贫工作队。村两委干部经过多方调研考察论证,最终发现武仪村的位置正是关中平原的“旱腰带”,海拔适中、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这里的土壤、气候给黄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种植的黄芩经过检测,黄芩苷含量达到12%,属于优质黄芩。

一番商讨之后,村两委一班人抓住机遇,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开启种植黄芩的工作。

“种黄芩不费人,3年成熟一季,活不重,村民可以边种地边打工。目前,村里黄芩种植面积达4200亩,今年又新增400余亩,平均亩产量600公斤~1000公斤,每亩的收益在5000元左右,对脱贫攻坚有很大帮助。”村党总支书记安栋说。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武仪村在“政府+高校+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下,依托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科研团队,首先建成“渭北旱塬高品质黄芩规范化生产示范基地”,实现黄芩种植、加工提取全产业链技术攻关及产业可持续发展。村里还兴建了黄芩种质资源圃,用来提升黄芩药材品质。现在的武仪村基本家家户户都种上了黄芩,全村的黄芩种植面积达7000多亩。

“今年一亩地差不多产900公斤黄芩,现在卖黄芩根,1公斤8元。如果做成干黄芩的话,1公斤能卖到36元左右。做成切片,收益会更高。黄芩的叶子可以做黄芩茶,我们还将突破传统黄芩苷提取工艺中高污染、低效率的技术难题。”谈到未来发展,驻村第一书记高晓军滔滔不绝。

下一步,村两委计划全力把黄芩这个产业链的上下端打通,培育黄芩(含其他中药材)种植、加工、提取全链条特色优势产业,打造渭北旱塬高品质黄芩品牌,以产业带动老百姓致富增收。

新闻推荐

陕西省复核蒲城县职业教育诊改工作

本报讯(通讯员申军涛)近日,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成教育研究中心专家组复核蒲城县职业教育中心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情况。汇...

蒲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蒲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