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是家人惦记你的好 记全国“幸福家庭”郭亚峰一家

渭南日报 2019-12-03 00:35 大字

本报记者 姜晓 文/图

编者按: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了2018年第二届全国“幸福家庭”名单,渭南市蒲城县高阳镇高东村郭亚峰家庭荣耀上榜。这也是渭南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家庭。

幸福是什么?

“全家人在一起,我们体谅老人的絮絮叨叨,老人心疼我们的生活不易。回家有一口热饭,累了有一句安慰,这就是我们的幸福!”原芳芹是郭亚峰的妻子,也是支撑起这个六口之家的半个顶梁柱。她口中的幸福很大,大的能容下生活所有的苦辣酸甜;她口中的幸福也很小,小的只是一年四季里每天一日三餐的日常。

老人

幸福就是再晚也要等娃们回家吃口热乎饭

1996年,家住蒲城县高阳镇的原芳芹经人介绍嫁给了镇子里的“外来户”郭亚峰。眼看着同村的姑娘都嫁到了生活条件更加优越的县城,有些人对于原芳芹的选择表示不理解,但是原芳芹却有她的打算。“我娘家就我和妹妹两个女儿,如果我们都嫁得远,就没人照顾年迈的老人了!”

当然,原芳芹义无反顾地选择郭亚峰,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尽管郭亚峰父辈是在修建三门峡水库时从华阴搬迁而来,在蒲城没有多少家底,但是郭家人朴实、善良又勤劳,这一切都让原芳芹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奔头。

婚后,公公郭仓民用仅有的一点积蓄给小两口买了一辆三轮车,连同以后生活的重担都一起交给了这对年轻的夫妻。原芳芹也不再是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她跟着丈夫没日没夜地跑车拉煤。“一三轮车能拉4吨煤,我那口子(指郭亚峰)拉多少,我就给装多少!”再回忆起那段艰辛的日子,原芳芹的口中却是满满的幸福。

小两口为了生计辛苦奔波,经常没日没夜地出门在外,也把两位老人的心和牵挂随时随地带了去。

眼看着夜幕降临,万家灯火中一家人都吃起了团圆饭,而自家的儿子和儿媳还在外奔波,母亲屈百赛和父亲郭仓民也是心疼不已。为了儿子和儿媳随时回家都能吃上一口热乎饭,屈百赛常常将饭热了一遍又一遍。尽管原芳芹已经无数次叮咛婆婆“你们老两口自己在家吃饱穿暖就行了,不用担心我们”,但是老人的心里总是割舍不下。在屈百赛看来,只要吃一口家里的热饭,即使再冷的天,出门在外的儿子和儿媳心里也是暖的。

妻子

幸福就是不管多苦多累

回家也要好好说话

生活总是向前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郭家人不断的追求。

随着女儿和儿子的相继出生,郭亚峰和原芳芹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了。

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结构在外人看来负担不小,但在原芳芹眼里,这却是“甜蜜的负担”。“老人是我的宝!”尽管在外拉活的日子是辛苦的,但是两位老人却把家务料理得井井有条,孩子也照管得无微不至,这一切都让出门在外的郭亚峰夫妇一万个放心。

结束一整天的劳累,一回到家,干净整洁的屋子、香甜可口的饭菜,总是能很快洗脱掉郭亚峰和原芳芹满满的疲劳,一边问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一边和老人说说街坊四邻的家长里短,每天的这时候总是全家人最幸福的时光。

“无论我们在外边多么辛苦,受了多少委屈,但是在老人面前,我们都会好好说话。”原芳芹说,不管回家多晚,她都会先去老人的房间,和婆婆公公说上几句话。

当然,同在一个家庭生活,日常生活的磕磕绊绊也是在所难免。但是,在原芳芹的眼里,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好家庭都是互相体谅和互相关爱缔造的。原芳芹说:“和父母相处,其实就是一个互相磨合的过程。我们年轻人多体谅就是了,没有啥过不去的。”

孩子

幸福就是珍惜并感恩父母的给予

前几天,女儿在电话中告诉原芳芹:“本科快毕业了,我决定考研——要继续深造呢!”原芳芹对女儿的决定表示理解和支持。尽管只有小学文化水平,但她对于学习却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是普通的农民家庭,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孩子们提供最好的学习环境,但是不会给他们太大压力,当然也不会惯着他们!”

在学业上姐弟俩从小就没让父母有过太多操心。如今姐姐已经上大四,作为弟弟的郭英杰也懂事乖巧,成绩优异。“娃现在在蒲城县桥山中学读初二,成绩还不错,基本都在前三名。”

只要周末孩子回家,原芳芹夫妇便以身作则,坚持不看手机、不看电视,甚至拿起久搁的笔练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孩子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受爷爷和爸爸看爱书的影响,即使写完作业,郭英杰也会捧起课外书看起来。

从学校的所闻所见,到日常的吃喝拉撒,因为无话不谈,又亲密无间,女儿和儿子都说和母亲原芳芹没有代沟,就像是同龄的闺蜜。

对孩子从没有过多要求的郭亚峰夫妇,却收获了品学兼优的一对儿女。相比较这些,他更认为:“孩子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是我们做父母的最想看到的!只要他们懂得父母的付出和辛苦,珍惜自己的生活,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

村民

幸福就是跟着郭亚峰奔好日子

2013年,受市场行情影响,郭亚峰和原芳芹拉煤的生意每况愈下。所以两人一商量,决定转行。

借助村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郭亚峰把眼光瞅向了野生柿子,并搭上产业扶贫的项目快车。2017年,他风风火火地办起了野生柿子醋加工厂。此举既解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又坚定了乡亲们依靠产业发家致富的决心。

一家富不算富,全村富才叫富。依托郭亚峰的野生柿子醋加工厂,秋季村民将成熟的野生柿子采摘卖到厂里,好的时候每天可收入三四百元;在厂子劳作的村民每个月可领取2000多元的工资;年底有人还能拿到1300~2300元不等的分红。随着新生意的日渐起色,大伙的日子都越来越好。

在厂子里负责野生柿子醋生产的屈小红欣喜地说,“郭家妻贤子孝,全家和睦,是我们村里每家每户学习的榜样!现在郭亚峰又带领我们村里人一起奔小康,这样幸福的日子真是好!”

新闻推荐

蒲城县融媒体中心揭牌

本报渭南讯(记者杨晶)11月27日,蒲城县融媒体中心正式揭牌运行,标志着蒲城新闻宣传事业开启了新篇章,媒体传播从“相加”走向“...

蒲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蒲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