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主恩的“羊”火日子 本报记者张伯阳实习记者李紫荆

渭南日报 2019-12-18 00:38 大字

核心提示:

养猪时,行情不好、流行病频发,血本无归,赔了不少钱;养羊时,奶价偏低、技术不成熟,又一次赔了钱……一屁股的外债、一次次的打击都没有打倒他。2016年年底,小额贴息贷款政策让他再次看到了希望。在村干部等的帮助下,他继续养羊,成为村里第一个产业脱贫贫困户,并且还带动其他村民,这就是蒲城县紫荆街道彭村的“名人”吴主恩。

蒲城县紫荆街道彭村有个“名人”吴主恩,以前因为他是有名的贫困户,现在是因为他不等不靠脱贫致富。一贫一富、如此悬殊,让人不由得想走近这位脱贫致富的明星带头人。

初见吴主恩,是在他家的羊棚里,消瘦的身材诉说着饱经风霜的过往,“沟壑纵横”的脸上写满了故事。他个头不高,半白的头发,尽管步履蹒跚,但眼里却始终充满干劲。挤奶、拌料、上料、打扫羊舍一刻都不停歇。

“这一天都耽误不成,四点就要起来挤奶,还要收了羊奶送去奶站呢。”送这一趟奶,吴主恩骑着电动三轮能挣50元,一个月下来就有1500元的收入。

吴主恩现在脱了贫,但几年前家里光景很差。那会兜里哪怕只有几块钱,他也舍不得花。“前几年的日子过得实在是艰难,年年搞养殖年年都贴钱,再加上家里人口多负担重,情况一年比一年差,全村都知道我家日子不行。那时候大部分钱都是借的,20多万元的外债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说起几年前的日子,吴主恩忍不住抹了把眼泪。

2015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吴主恩,觉着带上贫困户这顶“帽子”实在不美气,他觉得干了一辈子农活咋就越过越不行了呢?思索再三,吴主恩开启了自己的养殖奋斗路。

在亲戚朋友的帮衬下,吴主恩筹资1.5万元,开始在自家田里建圈养猪。猪崽引进后,他悉心照料,但是由于当年行情不好,流行病频发,最后不仅血本无归,还赔了不少钱。

亲戚朋友都给他出主意,建议他养奶山羊,于是吴主恩又开始了奶山羊养殖。2016年由于羊奶价格偏低,再加之养殖技术掌握不成熟,他又一次赔了钱。

“那时候真的没劲继续干下去了,欠了一屁股债,折腾了一整,日子还是过不前去,把自己关在房子里不出门,感觉没脸见人……可不干活、不努力,日子可能就这样烂包到底了,总不能等天上掉个金疙瘩吧。”吴主恩在家闷了几天。

2016年年底,小额贴息贷款政策如同一场及时雨,让吴主恩再次看到希望。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3万元的小额贴息贷款很快就送到了他的手上。

为了帮助吴主恩搞好奶山羊产业,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包村干部、村干部齐上阵,帮助他建起羊舍,联系县农业局技术人员一次又一次前来指导,吴主恩的养殖事业红红火火地搞起来了。

为了不重蹈覆辙,他一有时间就到附近村养羊大户那里“取经”,或者到村里农家书屋翻看养殖方面的书籍,养殖专家入村培训时,吴主恩次次必到,天天研究。愣是将自己学成了奶山羊养殖“专家”。

经过一年的辛苦劳作,2017年年底,他的羊从20多只发展到70多只,每天挤奶200斤。2017年年底全年纯收入超过10万元。2018年2月,吴主恩主动向村委会递交了脱贫申请书,成为彭村第一个产业脱贫贫困户。

吴主恩觉得自己不能独自脱贫,于是,在他的带领下,彭村二组6户村民也参与了奶山羊养殖产业,而且年年都有了可观的收入。如今他已经成了村里有名的奶山羊“专家”,村民们一有问题就来请教他。

从外债连连的贫困户,摇身一变成为彭村的奶山羊致富带头人,现在吴主恩谈起生活,总是信心满满,逢人就说,“多亏了国家的好政策,我是赶上好时候了,有了干部们的帮助,有了贴息贷款的钱,我才能养成羊,翻了身,明年我打算把羊养到100只,还了贷款存下了钱,还可以给小儿子娶媳妇喽。”

新闻推荐

蒲城县公安局组织全县押运人员进行考核

本报讯(通讯员王梅梅)为进一步全面提升武装持枪押运人员岗位技能的训练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有效控制和规避意外风...

蒲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蒲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