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党旗飘扬产业兴
本报记者 王军锋 通讯员 贺军栋
婀娜多姿的金银花竞相开放,一座座香菇、木耳等食用菌大棚蔚为壮观,一只只洁白的奶山羊在现代化羊舍中悠然成长……这是8月下旬在蒲城县17个镇(街道)相互观摩学习时看到的景象。通过“党支部+”“联合党委+”等形式发展的产业示范点如同星星之火,正以燎原之势在蒲城全县推广。
近年来,蒲城县创新实施“党支部+村级经济合作组织+群众”等产业脱贫致富模式。由农村基层党组织牵头成立村级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具有各村产业发展特色的产业示范点。县上充分利用国家赋予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政策,把过去的“拨款”改为“投资”,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投入村产业点。
荆姚镇原王村前年投资涉农资金30万元,建设了150亩金银花产业园。经过示范带动,周边的原任、渡米等村你追我赶,使荆姚镇金银花面积扩展到1000多亩。今年原王金银花产业园干花收入已达32万元,务工带动周边群众400余人,贫困户人均增收3000余元。高阳镇高东村柿树成林,火红的柿子除直接食用外,还是加工食醋的好原料。高东村按照“党支部+公司+贫困户”模式,引进晟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施年产200吨柿子醋加工项目。酸香的柿子醋系列产品成了抢手货,50户贫困群众或在醋厂务工,或享受分红收益,每户每年增收2000余元。
蒲城“联合党委+”产业模式由各镇党委结合镇域产业基础、当地群众产业发展现状等确定扶贫产业项目示范点,主要采取“强村带弱村”的形式,由数个村成立联村党委,发挥“强村”经济合作组织成熟运营的优势,帮带“弱村”规避生产风险、融入产业链条,实现稳定运营并发展壮大。
桥陵镇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在梁家、中武和大西村建设“联合党委+”奶山羊养殖项目,参与的500户贫困户每户年分红不低于1500元,同时可为50名群众提供就业岗位,辐射带动了桥陵镇五星、山王、义龙等村奶山羊产业蓬勃发展,全镇奶山羊规模即将突破万只;罕井镇“联合党委+”依托南白堤村香菇产业基地200亩,按照把“香菇大棚建在村口、把技术送到门口”的思路,在10个村建成香菇大棚270座。香菇产业去年分红34万元,今年分红有望再翻番;兴镇党委与专业生产针织布艺毛绒玩具的进一玩具公司签订投资协议,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公司财务进行标准化管理,明晰产权、股权,根据使用苏陕协作资金190万元等情况,确定兴镇党委、政府占公司股份52.66%。目前玩具生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60万元,带动114户贫困户务工和享受分红,每户年最低保障分红1000元。
“党支部+”产业示范点、“联合党委+”产业基地的蓬勃发展,促使蒲城“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在鲜红的党旗引领下,一条脱贫致富、壮大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新路呈现眼前。
新闻推荐
本报渭南讯(贺军栋记者杨晶)近日,蒲城县就如何确保贫困人口脱贫不返贫、非贫困人口稳定发展不致贫出台实施新举措,蒲城县与保...
蒲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蒲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