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群众走得再近些

渭南日报 2019-08-07 08:25 大字

——记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第一书记郑杰

渭南日报记者 彭一鹏

在蒲城县苏坊镇,郑杰是个名人。

作为苏坊镇党定村的第一书记,他的名声可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实打实干出来的。这不,如果你在苏坊镇打听郑杰,群众就会笑着告诉你:“知道么,就是那个让《焦点访谈》点名表扬报道过的年轻书记……”

2016年11月,32岁的郑杰按照组织的安排,来到了党定村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面对完全陌生的工作环境,郑杰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适应了基层的工作环境和节奏。

有人好奇地问:“郑杰你是怎么做到的?”郑杰的回答很简单:“腿勤些、虚心些、身子扑得再低些,和群众走得再近些。”

党定村很早便有着散养奶山羊的传统,如今,经过村里的大力发展,奶山羊已经成为该村的主导经济产业,更成为贫困群众脱贫的重要途径。

2017年5月,郑杰得知82岁的贫困户石树功老人因患有严重的手足关节风湿病,每天给羊挤奶时都要忍受病痛的煎熬,只能抹药缓解疼痛。加之石树功积极响应村上“劳动脱贫、产业脱贫”的号召,人穷志不穷,不等不靠不要。他立即与村党总支书记胡宏社商议:“咱们不能打击老人养羊的积极性,要减轻老人痛苦、解决其挤奶难的问题。”

经同村两委干部商议,决定从村集体经济里支出2000元为其购买一台自动挤奶机。以前老人每天早上5点就得起床,花费两个小时挤奶,现在30分钟就能挤完。

在走访中,郑杰又发现,石树功老人因年迈,腿脚不便,又没有运输工具,每天产出的羊奶出售成了问题。同时,又缺少科学的技术指导,奶桶消毒不到位。还有,老人居住的房屋也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于是,郑杰便又多方联络,针对老人年迈腿脚不便、无运输工具的问题,从贫困户中确定专人上门收购老人及其他散养贫困户的羊奶,同时安排党员示范大户上门指导养殖技术、定期消毒奶桶,实施危房改造、实现养殖与人居分离,现在老人每月都有2000多元的稳定收入。

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办民之所需。在产业脱贫的过程中,一次有效的帮扶,拉近的不仅仅是干部与群众的距离,更增加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决心和勇气。郑杰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帮扶措施精准,即便是家庭没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也能通过帮扶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2018年6月底,连续多日的高温炙烤着大地,这让郑杰十分焦虑。除了村中困难群众的生活,他还对村集体羊舍中的1400多只奶山羊放心不下。那段时间,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去羊舍,了解饲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一天上午,郑杰开完晨会,就来到了羊舍,负责羊舍管理的村民党喜顺告诉他,因天气炎热,自来水管道出了问题,羊舍已经三天没有水了。

高温天气,羊舍要勤打扫,羊也要喝更多的水,时间一点都不能耽搁。

听到这个消息,郑杰赶忙拿出手机,和镇上的扶贫帮扶干部取得了联系,协调镇上的洒水车,每天分三次给羊舍供水,解了羊舍的燃眉之急。

熟悉郑杰的人都知道,他是个爱干净的人。每天出门,他都会穿着干净的工服,显得十分精神。可一到了羊舍,他却又见不得群众劳累,自己忍不住就上了手,帮着打扫羊舍、添水喂食。大热的天,不一会,汗水和污渍就弄脏了衣服,可他却完全不在意。

郑杰说:“驻村干部就是来给村里的群众解决问题的,你要啥事不干,要你有啥用?”

2018年7月1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了郑杰驻村扶贫的事迹,郑杰也成了当地的名人。可郑杰并没有骄傲,他觉得,现在他更应该腿勤些、虚心些、身子扑得再低些,和群众走得再近些。

新闻推荐

西安,和你在一起

亲爱的杰克:你好!自从去年我们在西安度过一个开心的暑假后,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见面了,你在悉尼还好吗?学习紧张不,生...

蒲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蒲城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