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馍蘸辣子面的日子
四十年前,我在离家十里的荆姚镇上高中。两年高中时光住在学校的窑洞里,是大通铺,一般住二十个学生。一周五天半回家背一次馍,在学校一日三餐都是吃馍,除了开水泡馍,最多的时候是馍蘸辣子面。
那时候,我家姊妹兄弟都还小,只有母亲一个劳动力,年终生产队决算往往是欠债户,所分的粮食来年四五月就没有了。
馍是陕西关中人饮食生活的主角,特别是那吃不饱的年代。从嗷嗷待哺的幼儿到没了牙齿的耄耋老人,都是以馍为生的。在那时,馍是手工做成的,面粉是生产队地里的麦子磨成的。
但那时家家的粮食都不够吃,人们在磨面时,常常是将黑面白面搅在一起,也有加玉米面、红苕粉的。母亲为了节约,经常是变换馍的花样,花卷、锅盔、饼子等等,以调动全家的胃口。并不时把“忙时吃干,闲时吃稀”的理念贯穿于全年,以保证天天有吃的。
上高中时,母亲每周只让我背二十五个馍。这些馍冬天冻得硬邦邦,夏天过不了三天准发霉。人常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十七八岁的我饭量特别大,又没有什么副食,二十五个馍最多吃三天,不等馍发霉就差不多吃完了,剩下的两天半只能自己想办法。关系好点的同学互相接济一个半个馍,而到每周后一半天,大家都没馍了,就捂着肚子一边上课,一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无奈。到了晚上饿得实在不行,便三两个一起翻墙出去祸害附近生产队菜地里的西红柿、黄瓜,甚至生红苕;冬天到处搜寻菜地里遗落的萝卜、茄子、冬瓜、白菜等。但谁也不会想到,空肚子吃这些,胃里翻江倒海不说,还钻心的疼,头上冒虚汗,直到今日我还时不时想起那种感觉。
一个秋末的下雨天,也是周末的前一天,同学们无食果腹,饥肠辘辘,饥饿难耐,上课无精打采,下巴抵于课桌。课后要么在被窝睡觉,要么依靠于床头打发时日。我则冒雨赶往离学校两里路的二姨家,推开二姨家虚掩的大门,看见二姨正端碗吃饭,心想真来巧了,便快步到二姨面前。二姨见我进门放下碗筷,问我吃了没,我说没吃,只见二姨两眶眼泪“唰”地流了出来。我不知缘由,心里惴惴不安。二姨起身拉着我到灶房揭开锅盖,是盐水煮红苕蔓。我端起饭碗“呼呼”地吃了起来,二姨站在一旁不停地流着眼泪,嘴里喃喃地说:“我娃受苦了,我娃受苦了……”
正常的学校生活,不知是谁奇思妙想,也不知啥时推广到学校,同学之间相互效仿。在家里背馍时从废旧作业本撕下两张,倒上干辣子面,再兑些盐包好带到学校。到了吃饭时分,浩浩荡荡的吃饭大军在教室门前台阶上一字排开,男女同学不约而同地打开纸包拿出冷馍,不论黑馍白馍,吃着、说着、笑着……爽朗的笑声响彻校园。
学校也供应开水,只是两口大锅的开水在吃饭时间难以同时保证千余名教工学生饮用,打不到开水的学生不论冬夏春秋只能馍蘸辣子面喝点凉水算是一餐饭。而侥幸打到开水的学生,则小心翼翼地端着盛满开水的饭碗、茶缸,挤出一条缝隙从人群中钻出来,笑呵呵地慢跑到教室前的台阶上,把碗或茶缸放在窗台上,很熟练地从腰间取下装馍的布袋,把馍掰成小块放进开水,拿出纸包撒点辣子面、盐,用筷子稍微搅下,便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一顿有滋有味的午饭就解决了。
2018年9月,我们高中时的五十多名同学在老家县城酒店聚会,筵席丰盛,可动筷者寥寥。席间,老班长突然提议每桌加两盘辣子面兑盐,再上一盘冷蒸馍,话音未落,全场掌声便久久响了起来。不等盘子落桌,十多个冷馍被一抢而光,大家一边吃一边叙说着当年在学校馍蘸辣子面的味道,靠角落一桌女生居多的同学还哼唱起了在校时的校园歌曲,不知是激动还是感慨,他们的脸上都挂满了泪珠……
我在一旁静静地嚼着馍蘸辣子面。此情此景,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回到了我们的学生时代!(李浪宣)
新闻推荐
陕西秦草自然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驯化乡土植物修复陕西生态。在本届丝博会暨西洽会上,该公司将草坪搬进了展馆。本报记...
蒲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蒲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