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4版)

皖江晚报 2018-02-15 10:25 大字

清代天津杨柳青年画《十二属相》之戌狗

陕西蒲城张按答不花夫妻元墓壁画“出行图”中,主人带着两只狗一起出行的场景。

唐代懿德太子墓中的壁画“架鹞戏犬”图

睡虎地”十二生肖中为何没有“犬”?

以前认为,中国传统的生肖文化形成于汉朝时,其依据之一是东汉王充《论衡》中最早出现了完整的十二生肖,十二种动物种类以及与十二地支的对应关系与后来流行版本完全一致:“五行之气相贼害。寅木,其禽虎也。戌土,其禽犬也……”但近几十年来的考古发现否认了这一观点。十二生肖早在先秦时已开始使用,只是十二种动物以及与十二地支的对应关系与《论衡》中不完全一致。现代考古最先发现的古版十二生肖,见于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秦墓中出土的1100余枚秦简,发现时间是1975年12月,其中《日书·盗者》一节中便包含了十二生肖,姑且称之为“睡虎地生肖”:子,鼠也;丑,牛也;寅,虎也;卯,兔也;辰□;巳,虫也;午,鹿也;未,马也;申,环也;酉,水也;戌,老羊也;亥,豕也。

睡虎地秦简中出现的生肖是用于辅助断案的,有完整的十二地支,但生肖只有十一种动物,分别是:鼠、牛、虎、免、虫、鹿、马、环、水、老羊、豕。其中的“虫”是蛇,“环”代猴(猿),“水”指鸡(雉)、“豕”即猪,多出了一个“鹿”、缺了一条“龙”,也不见“犬”,与“戌”配对的是“老羊”。

无独有偶,2000年从湖北随州孔家坡8号汉墓中出土的《日书·盗者》也出现了十二生肖,姑且称之为“孔家坡生肖”:子,鼠也;丑,牛也;寅,虎也;卯,鬼也;辰,虫也;巳,虫也;午,鹿也;未,马也;申,玉石也;酉,水日;戌,老火也;亥,豕也。孔家坡生肖中有齐全的十二种动物,与睡虎地生肖比较起来,相同之处是都没有“犬”,不同之处是有两个“虫”,即“辰,虫也”、“巳,虫也”;“鬼”比较好理解,通“兔”字,而“马”对应的“玉石”、“酉”对应的“水日”、“戌”对应的“老火”,则比较费解。有学者据《国语·鲁语下》“季桓子穿井获羊”条,认为“玉石”是人面猴身的“夔”,转变为“猴”;“水日”是水里的“龙”,“老火”是雌雄不分的“羵(fén)羊”。

难道早期十二生肖中无“犬”?非也。1986年,在甘肃放马滩战国晚期秦墓中出土的秦简《日书·亡盗》中,发现的十二生肖便有“犬”,姑且称之为“放马滩生肖”:子,鼠矣;丑,牛矣;寅,虎矣;卯,兔矣;辰,虫矣;巳,鸡矣;午,马矣;未,羊;申,猴矣;酉,鸡矣;戌,犬;亥,豕矣。值得注意的是,“放马滩生肖”中不仅有“犬”,而且是“戌犬”,与《论衡》所记载的完全一致。异常之处是有两个“鸡”:“巳,鸡矣”、“酉,鸡矣”,“辰”位上与睡虎地生肖和孔家坡生肖是一样的,都是“虫”。放马滩生肖的年代比睡虎地生肖还早,也就是说,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十二生肖中有“犬”。

实际上,“睡虎地生肖”中的“老羊”和“孔家坡生肖”中的“老火”也可以理解为“犬”。犬与羊的关系和兔与犬的关系一样,过去可谓犬羊不分家,用“羊”代称“犬”并非不可能,如《荆楚岁时记》等古籍中便将黄犬称为“黄羊”。

将“老火”说成羵羊,乃孔子的一家之言,为什么不会是狗?《国语·鲁语下》“季桓子穿井获羊”是这样说的,季桓子家挖井时挖到一个土瓦罐,里面有一个怪物像羊,家人看似狗,便去请教博学的孔子,遂有了这样的对话:“吾穿井而获狗,何也?”孔子答曰:“以丘之所闻,羊也。丘闻之:木石之怪曰夔、魍魉,水之怪曰龙、罔象,土之怪曰羵羊。”孔子所言就一定正确吗?难说!

生肖“犬”为何要与地支“戌”配合?

在十二生肖文化中,“犬”与“戌”的关系十分紧密。宋人朱弁《曲洧旧闻》的记载颇能说明问题:宋徽宗赵佶当皇帝的崇宁初年,资政殿学士范致虚曾上书要求禁民间杀狗,原来赵佶是属狗的,这年是狗年。范致虚的理由是:“十二宫神狗居戌位,为陛下本命,今京师有以屠狗为业者,宜行禁止。”范致虚所言说出了犬戌之间的关系,即所谓“生肖配地支”。那么“犬”为什么要与地支“戌”配对?

生肖与地支配对成因的说法,最早见于王充《论衡·物势》,是通过金、木、水、火、土“五行”原理来分配的,分配时考虑了二者之间的可匹配性。具体到“戌犬”是这样说的:“戌,土也,其禽犬也。”意为“戌”的属性是“土”,其相应的动物是狗。这一种解释在盛行“五行说”的西汉是主流观点,但无神论者王充对此持否定态度。

民间则从动物习性与时辰的关系给予解释。天干与地支的发明是古人用来纪年、月、日、时的,十二地支对应十二个时辰,分别是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古人找出了12种动物代表相应的时辰,这便是十二生肖来源的说法之

一。

戌时正是太阳落山后的黄昏时分,相当于现代24时制中的19时至21时,北宋欧阳修曾作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诗句。这个时辰,天已黑,饭已食,白天劳碌了一天的古人开始闩门休息。此时什么动物最活跃且对人类最重要?狗也。狗在黄昏后便开始“上岗值班”:卧在门前,一有动静,就汪汪大叫,古人称“吠守”,元刘因《十二辰诗》更形象地称其为“柴门狗吠报邻翁。”如此这般,“戌”与“犬”便结合配成了一对,“戌犬”成了固定的组合,宋朝儒学家朱熹即持这种观点。

“戌年”为什么被称为“金狗之年”?

不过,“纪时”说只是十二生肖起源的说法之一,另外还有“纪年”说等。持“纪年”说者认为,十二生肖是因为纪年的需要而产生的,所谓“狗年”、“猪年”是也,人的“属相”便由此而来,出生在什么年便属什么。

用十二生肖纪年,又称动物纪年,称为“兽历”,这是世界上早期几乎通行的一种纪年历法,中国与埃及、巴比伦、印度等四大文明古国都曾用过“兽历”。在中国,至今有的少数民族仍在使用。虽然所选用动物或有不同,但都是十二种,也就是说都是“十二年一轮回”,称为“一纪”。中原民族早期使用最普遍的是“干支历”,十干支与十二地支排列组合,出现60个不同的双字组合,这样便是“六十年一轮回”,称为“一甲子”,或“六十甲子”。

一甲子有五纪,每纪正好与十二生肖配起来,这种中国特有的“干支历+兽历”模式所产生的内涵十分丰富。一甲子中每一种生肖会重复五次,有5个年份的生肖是一样的。虽然生肖相同,地支不变,但天干用字是顺次变化的,如狗年,便有甲戌、丙戌、戊戌、庚戌、壬戌五个。为了便于区别,古人将这五个相同的生肖年赋予了五行属性。戊戌年属“木”,为“进山之狗”;甲戌年属“火”,为“安身之狗”;丙戌年属“土”,为“自眠之狗”;庚戌年属“金”,为“寺观之狗”;壬戌年属“火”,为“顾家之狗”。古人迷信地根据各年的五行属性和生肖特征,还形成了一种“占年”的风俗。当然,这种“占年”并无科学根据。

金子是贵重金属,年份五行属“金”时,民间便会称“金鸡”、“金狗”什么的。但民间往往把狗年都称为“金狗”,有“金狗贺岁”、“金狗旺财”、“金狗纳福”一类口彩。为什么?这又与古代“二十八星宿”说法有关。二十八星宿中“西方白虎七宿”中的娄宿,其五行属性为“金”,对应的动物刚好是狗,故称“娄金狗”或“天狗”。狗能禳灾避邪,故娄宿是吉星,古人相信“娄星竖柱起门庭,财旺家和事事兴”。汉朝人喜欢的“博局镜”上,便常常“刻娄”,镜子中间刻一狗头,镜铭称:“左龙右虎掌上方,朱崔(雀)玄武顺阴阳,八子九孙治中央,刻娄博局去不羊(祥)。”因为有“娄金狗”的说法,古人在趋吉的心理下,干脆将狗年概称为“金狗之年”。

据《北京晚报》

新闻推荐

流窜作案 民警侦破

本报讯(记者王军锋通讯员吝敏)“雷霆2018·华山一号”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蒲城县公安局紧盯现发案件,加强研判,成功侦破跨省系列抢夺超市财物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人,扣押作案车辆1辆,侦破案件50余起。近期,蒲...

蒲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蒲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