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成就了杜甫
“诗圣”这一历史上唯一称号只属于杜子美,其诗又被称为“史诗”,杜甫在诗坛的地位无人敢出其右。然而谁知,如果没有亲友的扶持关照,杜甫就很难生存,就谈不上成家立业,更谈不上成为诗圣。
杜甫生于唐太极元年(712年),卒于唐大历十二年(770年),一共度过了59个春秋。杜甫自幼家贫,姊妹较多,父母无力抚养他们。杜甫为长,故出生几个月后就被送到外祖父家,由舅父们代养。开元六年(718年),也就是杜甫6岁的时候,母亲崔氏去世。父亲又在外地做官,杜甫转而被送到二姑母家。二姑母待杜甫疼爱有加,好吃好穿先保证无娘的侄子,对他无微不至地悉心照顾,体贴入微,胜于己出。杜甫在为二姑作的《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碑》中曰:“呜呼,有唐义姑,京兆杜氏之墓……甫昔卧病于我诸姑,姑之子又病,间女巫至,曰:“处楹之东南隅者吉。”姑遂易子之地以安我,我是用存,而姑之子卒。”杜甫常将此讲给客人听,“客将出涕,感者久之,相与定谥曰义。”就是这样,二姑为了保护杜甫的生命,舍弃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杜甫自幼有着良好的学习环境,二姑母一字一句教他读书写字。在良好文化熏陶下,杜甫成了神童。史载,他7岁诗泉涌,9岁写大字,十四五“出游翰墨场”。其在《壮游》中回忆道:“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在《百忧集行》中又忆曰:“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杜甫称誉时辈,受到名士魏启心、崔尚的赏识,以为可以与杨雄、班固相比。所以杜甫的自幼聪慧,是与其二姑母、二姑父地悉心照顾与教养分不开的。
据央视纪录频道《杜甫在龙门》(2014年3月30日)介绍,杜甫在少年困苦之时,是其在河洛的长辈和弟兄们支持、抚慰而度过的。所以,晚年时他想到要“鸟倦归巢,叶落归根”。
杜甫一生所住的房子,也全靠亲友的帮助,没有一处是他自己的血汗换来的。开元二十九年(741年),30岁的杜甫在河北、山东一带壮游,从父亲杜闲做官的山东兖州回到洛阳后,一直借住在亲友家。为了自己有一个安身之地,杜甫凭借父亲及舅家、姑家的资助,首选祖坟地尸乡亭附近修建几孔窑洞,并自命为“尸乡土室”。不久,他才与弘农(今河南灵宝)名门望族杨怡之女杨氏完婚。杜甫在陕西京兆做官、居住十几年,住的是其祖父、父亲在陕西做官时留给他的房产,也并不是自己一手打拼下来的。房子破旧不堪,外头下大雨,里边下小雨,但因穷困潦倒,也无力修缮。
唐天宝十四年(755年),杜甫将家眷接到陕西京兆后,也是在其血亲姻亲一次次资助下度过的,特别是安史之乱后,先后两次去奉先(今陕西蒲城)避难,得到了在此任职的岳父杨怡的关照。到白水(今属陕西)后,便得到了在此任职的姑父孙宰安、舅父崔硕(时任县尉)的关照,杜甫特作诗有《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彭衙行》《备志孙宰周恤之谊》。在秦州,又投奔了从侄杜佐,为感谢他作有《秦州杂诗二十首》。入川后,对其关照的是自祖父起有三世之交的两任西南军政最高长官严武。正如湖南《耒阳县志》载,杜甫安史之乱到蜀“往依严武”。严武去世后,杜甫又投奔了在湖南郴州任职的舅父聂十二郎,这位舅父大人还算可以,给了杜甫不少牛肉和酒,还给了他盘缠,让他返回老家洛阳。可乡愁涌心的杜甫,便借酒浇愁,畅饮而醉,昏倒淹死于江中。
可见,杜甫每到大难临头或食不果腹时,总是每逢困苦必寻亲,得到亲朋好友的无私解囊相助。可谓,杜甫的胸腔里流淌的是亲友的血缘、亲缘、情缘。现在,有人说杜甫是一个意志薄弱者,但我不这样认为。杜甫一生视写诗为生命,他把一生的精力用在了观察体验民间疾苦上,以集中精力抒发内心的情感,才成就了一首首精诗妙句。如果他一生为了自己和家庭的生计而劳累奔波,也许他能生活得好一些,但是他的诗就写不了这么好了。
新闻推荐
阳光讯(记者杨泽星文/图))11月3日,陕西省禁毒委在渭南市蒲城县召开了全省禁毒工作暨重点整治推进现场会。推进会上,陕西省禁毒委副主任兼禁毒办主任、公安厅副厅长张安新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省禁毒办...
蒲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蒲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