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生百谷,满怀生机

渭南日报 2022-04-15 17:45 大字

耕织图 清 焦秉贞

清 粉彩耕织图碗

幽篁戴胜图元赵孟頫

雍正耕织图清佚名

元程棨摹楼璹《耕织图》局部

师铤

写下这篇稿子的时候,正好赶上降温。

中午还艳阳高照恍若夏日,下午就眼睁睁看着天一点点阴暗下来,原本应该明媚的春风,也在阴沉天色中,倍显凄冷。

掐指一算,阳春三月中已是暮春,和降温降雨一起到来的,该是春日最后一个节气谷雨了。

而对渭南人来说,这更是一个让我们骄傲的时节——相传是因“仓颉作书”而“天知其将饿,故为雨粟”,后人感念仓颉造字的功绩,将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定名为“谷雨”。2010年,联合国启动联合国语言日。而中文日,便是谷雨这一天,为的就是纪念仓颉造字。

谷雨与雨水、小雪等节气一样,是反映降水状态及强度的节气。古人说“雨生百谷,故曰谷雨”。这既是谷雨节气名的由来,也是谷雨时节气候的写照。

在二十四节气诞生的黄河中下游,谷雨前后正是牡丹花开的时节,所以牡丹花又被称为“谷雨花”,民间素有“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谷雨三朝看牡丹”的说法。

和牡丹一起到来的,还有漫天杨花柳絮。唐人韩愈的“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宋人黄庭坚的“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说的便是此时情景。

值得注意的是,黄诗的下半部分,又是另外一幅场景——“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毕竟,谷雨前后的茶,乃是一年中的精品。有这等好茶,便是杨花柳絮恼人,也是不怕的。

说到谷雨时节的茶,便又想起了文征明。

他有一幅《品茶图》,题跋写着:碧山深处绝纤埃,面面轩窗对水开。谷雨乍过茶事好,鼎汤初沸有朋来。

诗倒一般,但是好看处在末尾——“嘉靖辛卯,山中茶事方盛,陆子傅过访,遂汲泉煮而品之,真一段佳话也。”碧山深处,草木葱茏,开窗见水,汲泉煮茶,而茶汤刚沸,便见友人踏桥而来。此景,此茶,此友,无一不佳。

与文人们惦记着喝茶不同,古时的统治者在谷雨时节,惦记的更多是耕种。作为农耕立国的民族,我国古代历代帝王对耕织均非常重视,所谓“天子亲耕,后妃亲蚕”乃国之重务。南宋时,有一个县令楼璹[shú]画了一套《耕织图》,献给了宋高宗,高宗甚喜,一时朝野传诵,此后数百年,从朝野到民间,出现了大量以耕织为主题的绘画及各类器物的装饰,影响中国乃至世界近千年,形成了中国绘画史、艺术史中一个独特的现象。

话扯远了,回到谷雨。

谷雨三候分别是:

一候萍始生:浮萍开始生长。萍,因为“与水相平故曰萍”。“萍始生”虽特指萍,但亦是水生植物的代言物。

二候鸣鸠拂其羽:布谷鸟梳理它的羽毛。布谷鸟是古代的春神,鸠鸣春暮,“鸣鸠拂其羽,四海皆阳春”。在人们看来,布谷鸟“布谷布谷”独特的叫声,似乎是在催耕。布谷鸟还有杜鹃、子规、催归、杜宇等名字。但是,因叫声凄切,关于布谷鸟的传说大多比较凄惨,比方,相传它是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又因为它的“红唇红舌”,又有“啼”得满嘴流血之说;再加上布谷鸟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又有鲜红的杜鹃花是杜鹃鸟啼血染成的说法。古诗中常常能见到布谷鸟,李白《蜀道难》有“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之句,杜甫有《子规》诗:“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眇眇春风见,萧萧夜色凄。”李商隐的《锦瑟》有“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的名句,说的正是杜宇死后化为杜鹃鸟的传说。就连曾经写下“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也写过“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当然,也有诗人另辟蹊径,将悲惨的传说升华得积极向上,比如王维的名句“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三候为戴胜降于桑:古时立春时,女子按照某些春天品物的形状剪裁出各种饰物,戴在头上,称为“春胜”。戴胜鸟羽冠高耸,鸣叫时羽冠起伏,就像是戴着春胜一般,所以人们将其称为“戴胜”鸟,又叫鸡冠鸟。所谓戴胜降于桑,是说戴胜鸟在桑树上筑巢孵育雏鸟。戴胜鸟对于栽桑养蚕的古代农人来说是一件大事,汉人《孝经援神契》就有“戴纴下,蚕始生。”之句。戴纴便是戴胜。

一年已过近三分之一,春天即将匆匆而去。“落尽千花飞尽絮,留春肯住欲如何。”杨万里旧句,便是提醒我们要抓住春的尾巴,珍惜当下。

春未逝,夏未至,光阴正好,明媚起航。

新闻推荐

文明旅游|牡丹花开迎客来 国色天香惹人爱

渭南日报记者赵倩茹吕洁“这牡丹花开得真好,颜色也多样,让人忍不住就想拍照,你看我正准备发个抖音呢。”4月13日,正在朝阳公...

渭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渭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