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优+”应用临渭区沋西小学教师 朱 瑜
近年来,围绕“品质课堂”,我校“优+”教学思路在不断拓宽延伸。什么是品质课堂?通过各个层次的学习、和优秀教师的交流、查阅的资料,我觉得最实际有效的,正如大家所说:“让我们转换角色,退到幕后,让学生充分投入到课堂中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地站在课堂的最中央。让课堂达到最优质,让学生达到最优秀,让教师做到最优美。”结合课堂,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现在谈谈我对我校语文“优+”思路的几点思考。
我校语文教学思路:优于导、优于学、优于读、优于拓。
巧妙的课堂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能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能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养成、能提升课堂的教学成效。我校“优+”的第一步就是优于导。我根据自己的课堂内容灵活设计导入的形式。谜语导入有趣,古诗导入有内涵,谈话导入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自然引出新课。图片导入更直观。温故知新的复习导入是由已知导向未知,能够加深学生对旧知识的印象。总之大家可以呈现一种百花齐放的态势。
优于读和优于学是“优+”教学思路的重中之重。优于读即:每堂语文课都要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各种形式的读来理解、感悟课文内容,来感知作者的写法,在读中品味文章的“美”,在读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怎样读呢?有目标有任务的读,不能盲目去读。比如初读感知,感知什么?课文内容,怎么读?看课文的篇幅长短,看课文的重要程度。长课文,略读课文高年级可以默读,要快,时间短。篇幅短的课文,精读课文,可以自由读,齐读。
还有其他各种形式的读,学生也要有目的的读,比如指名读的时候其他学生的任务是什么?倾听?倾听什么?读和倾听时都要有目标,有任务地去听、去读。
优于学是让学生自主学。为了让学生真正地站在课堂中央,教师只是引导者,引导学生去调查、去质疑、去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且富有个性地学习,逐步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
怎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去自主学习呢?要教给学生方法,做到一课一得,不能贪多。比如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一课,本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复述课文,而《小马过河》只是本单元的第二课,学生肯定不能全部复述。可以把本课分为几节来讲,教师教学生复述第一小节的方法,再指导学生依照方法复述第二小节,让学生独立复述第三小节,接着最后彻底放手让学生复述全文。比如四年级下册老舍的《母鸡》一课,以一个核心问题“默读课文,请大家找一找,画一画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进一步感知母鸡伟大的形象,并初步明确学习方法:抓关键词,深入体会。学生明确了学习方法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6—8自然段,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进一步掌握“抓关键词,深入体会”的学习方法。最后通过引读、让学生带着音乐读,全班齐读体会作者为母鸡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母爱所震撼,深入感知母亲的伟大形象,并读出对母亲的赞颂。
可是有的文章方法归纳完了,课文也学完了怎么办?当堂拓展类似的文章,把课文上学到的方法学以致用,用到拓展的文章。比如《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四十分钟的课,设计了二十五分钟学习课文,十五分钟用我们在这二十五分钟内学到的方法,去自己学习拓展到的文章《米兰》。我只用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去学习:自由读文章,想想这篇文章哪些方面表现了作者细致长期观察米兰的?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讨论,在讨论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成长。达到真正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达到课外阅读课程化。
优于拓即:语文学习不能只局限在教材上,要做到课内与课外的有效结合。“优+”课堂的第四个环节是“优于拓”,目的在于拓展运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思维,形成知识体系,提升学习能力。真正地做到1+X的阅读方式。
语文“优+”教学思路,看起来是固定的,但又不拘泥于形式,围绕“优于导、优于学、优于读、优于拓”的课堂教学思路去上课,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让我能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领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倩茹)“今天已经是我们协会第三次开展残疾人新冠疫苗集体接种活动,收到通知以后大家积极报名前来参加接种。”...
渭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