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为幼教发展带来新生机
本报记者 姚二曼
“玻璃栈道”“高空栈桥”“阳光书吧”……在临渭区“名校+”幼儿园发展共同体没有实施之前,已经有办园20多年经验的花园幼儿园都不敢有的想法。
今年暑期,临渭区正式启动“名校+”幼儿园发展共同体工作,民办花园幼儿园被列入民生苑幼儿园发展共同体帮扶圈。
花园幼儿园园长赵向敏直言不讳:“由于意识受限,加之地方有限,始终摆脱不了家庭式幼儿园的办学模式,可内心总渴望给孩子们提供优质的幼儿教育。”
今年8月,“名校+”民生苑幼儿园发展共同体园长李菲带着几名骨干教师来到花园幼儿园。在走完幼儿园的角角落落后,他们发现幼儿园从区角构建到课程设置都需要进行深度改造。
变短板为长处。所有运动设施上楼、楼顶空出的地方开设“阳光书吧”、水池……一切围绕自然的主题展开了。“必须打破传统思维,利用园内一切能利用的资源,去打造幼儿园的个性。”李菲把她和团队的帮扶意见完全拿过来进行实施。李菲还说,“其中还有一点就是赵园长很配合,她的足够信任也是这次帮扶成功的一个关键点。”她们手把手将楼顶布置成260多平方米的活动区,还将生态化教学、去小学化教学理念带到了学校。
现如今,再次走进花园幼儿园,步入教室,角角落落的手工艺品、稚嫩的儿童画、各种益智玩具,以及活动区角,将一间间普通教室装扮得童趣十足。外面的过道满眼绿植、小小沙堆、鱼池和菜地,还有水培区和蜗牛养殖区。
“让孩子时时刻刻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也是现在的发展理念。”园长赵向敏介绍道,比如孩子从家里带来大蒜、芹菜、萝卜等各种蔬菜,制做成水培植物,然后让孩子进行观察记录,让他们感受生命的生长过程。在蜗牛养殖区,孩子手持菜叶正围着蜗牛喂食,老师在一旁讲解着蜗牛的生长习性。园里还有小鱼、小龟、小兔子,他们都是孩子的“好朋友”。
楼顶,绿植包围的“阳光书吧”里,孩子沐浴着暖阳,读着绘本;有的兴奋地在楼顶之间搭起的“玻璃栈道”上玩游戏。
现在学校各种活动不断,让孩子在花花草草中去感受、去体验,在游戏中勇于探索、自我挑战……赵向敏也感受到孩子更加活泼了、更善于表达了,家长的意识也在渐渐转变。家庭作业也变成与家长一起收集瓶瓶罐罐、小树枝、小树叶,去感受大自然。
采访中,临渭区幼教股股长陈林说,“名校+”幼儿园发展共同体,以公办园辐射带动民办园,增进了公办园与民办幼儿园的交流,缩小差距,提高我区学前教育整体质量,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好的教育资源。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董波涛)12月16日,市人民检察院联合临渭区人民检察院召开渭南主城区燃气供应公益诉讼检察专项监督活动案件线索...
渭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渭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