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个课堂”促进特色发展 渭南高新小学“三个课堂”的探索实践
渭南市高新小学 吕君
省教育厅厅长刘建林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统筹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与线下,认知与体验,学习与实践,提出“三个课堂”的概念。“第一课堂”是指通常意义上的教室上课。“第二课堂”是指校内功能部室、音乐体育场馆、社团活动场地、文化走廊为活动载体的课堂“。第三课堂”是指以研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馆、博物馆等校外教育服务设施和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为活动载体的课堂。
思想碰撞的声音——课堂革命
“三个课堂”理念的提出,构建了一种全领域的学习场,把书本与社会连在一起,把认知与实践连在一起,把传统知识学习与学生个性发展,知行融合连在一起。第一课堂突出以学定教提升教学质量,并且实施起来有规划、有目标,最终实现可视化的评价结果;而第二课堂突出个性培养提升综合素养,第三课堂突出知行融合注重人格养成,他们的成效需要经历很多的体验和实践才能获得,同时以活动和实践的形式出现,表现在目标不精准,体系不系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衔接不紧密。导致第二、第三课堂的目标达成欠缺火候。
针对以上问题,“三个课堂”的提出从思想认识上打破教育者及家长群体、学生群体的固化思维,活动与实践也是课堂,按照同样的标准和要求去实现他们的育人效果。其实在高新小学的少年宫发展与研学活动中,之前便融个性发展和实践能力培养于一体。
特色发展的历程——五育融合
“回首沧桑已数番,感怀无尽又何言。”自2007年起,高新小学以7个兴趣班为基点,历经贫瘠的艰难起步,磨炼着师生的意志,那朵向阳而生的艺术之花不断生长,不断壮大。2010年,兴趣班发展为近20个项目,并改名麻李小学雏鹰社团,此时的社团课程逐步丰盈,崭露头角,2015年正式更名渭南高新小学少年宫,近14年的发展不断突破,创新,成为高新区独树一帜的素质教育大阵地。2020年少年宫课程已达40余种,形成百花齐放,绚烂多姿之态势。另外学校在素质教育中特此提出“六年影响一生的技能”素质培养,分年级开展不同类型课程,一年级围棋课程、二年级轮滑课程、三年级拉丁舞、四年级武术、五年级合唱、六年级诗词诵读。六年学会六种技能,甚至更多,文化课程和技能课程同期拔节。
在落实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学校大力开发的校本课程——“五奕校本课程”。结合素质教育的“德智体美劳”五美教育,让所有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行,在行动中不断成长、获取智慧。
奕德类:馨香品德课包括礼仪、形体、诵读等课程。
奕学类:多彩学科课包括围棋、课本剧、英语口语等。
奕健类:阳光运动课包括足篮球、乒乓球等运动课程。
奕乐类:缤纷才艺课包括陶艺、琵琶、民乐等课程。
奕行类:趣味实践课包括科技、植物栽培、研学等。
学校构建起“五奕人生课程体系”,力图将孩子培养为身心健康、内心充盈、志存高远、开拓创新的优秀青少年和社会栋梁,让他们“绽放格桑色彩,展现缤纷魅力”。
研学实践的摸索——知行合一
从2017年起,学校主推“践行+N”教育。“践行+N”教育即任何事情都要付诸于行动,学校目前开设的“践行+N”教育包括:践行感恩教育、践行挫折教育、践行礼仪教育、践行素质教育等。学校积极探索如何开展挫折教育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凸显“励志”教育。
2018年,渭南市第十三届运动会召开,学校承担了1200人的大型团体操表演,长达一个月的训练期间,全体师生能够克服一切困难,面对骄阳、面对挫折,孩子们展现出惊人的抗压抗挫能力,圆满地完成表演任务,起到了平时课堂教育达不到的效果,可以说是一次难忘的专题励志教育活动。在往后的运动训练及其他省市级团体活动表演中,高新小学师生的内心是坚强和勇于承担的,历练过的内心让成长底色更加强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课本知识和课外实践相结合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在西北大学博物馆感受薪火相传的自然学科特色和文物藏品,在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亲身体验地域文化的魅力,在中国飞行实验研究院放飞自己的航空梦想,在富平陶艺村亲手制作陶艺作品,在革命根据地延安和渭华起义纪念馆传承红色基因……博学广智,博闻广远,游中学、行中思。一次次的研学之旅让第三课堂充满了深刻的意义,学生发现大千世界的教育恩赐,无师自通,老师有教无类,充分发掘每个孩子的天赋,实现知行合一的教育真谛。
“课堂革命”是一项综合性工作,也是落实“双减”政策的有效抓手。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我们将积极思考“双减”背景下管理办学的思想,将课堂革命与学校品牌两手抓,两手硬,努力构建和谐、自主、优质、高效的课堂,促进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培养新时代身体力行的接班人。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张冰莹)近日,大唐渭南热电有限公司获得浦发银行渭南分行1.8亿元的授信额度,缓解了公司的燃“煤”之急,为满足渭...
渭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