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华章 | 渭南市完成矿山治理面积约1.51万亩
渭南日报 记者 杨欣 见习记者 马培尧
“生态环境好了,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说起秦岭区域矿山整治修复工程,临渭区桥南镇寺峪口村村民韩树才有说不完的话,“现在石渣粉尘没有了,之前断流的山泉水又来了,我们吃水再也不用去外面挑了,浇地也方便了,这满山的绿又回来了……”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不断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统筹规划,精准施策,分类施治,上下联动,吹响了全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号角。2018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落实省市安排部署,扎实开展修复工作。编制印发了《渭南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6—2025年)》,设立了5000万元的市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专项资金,下发了《渭南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暨验收指导意见(试行)》,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依据。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充足的资金是生态修复项目的重要保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动申报项目,积极筹措资金,截至2021年,渭南市共获得中省市财政补助资金4.3647亿元,有力地推动了矿山生态修复工程顺利开展。同时,为了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推动任务落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先后建立了“三结合”工作制度和会审首签机制,使每项工作的决策、安排、推进、落实、督办和反馈等各个环节形成一个完整闭环,为高效有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全市共计完成露天采石矿山治理157处,占总点位的64%,完成治理面积约1.51万亩。其中秦岭开展63处,占秦岭总点位的94%,治理面积约0.58万亩。渭北旱腰带开展露天采石治理点94处,占渭北总点位的52%,约0.93万亩。
新闻推荐
发挥商务创建职能 尽心竭力播洒文明 访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会军
本报记者彭一鹏城市承载文明,文明滋润城市。文明是城市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灵魂。为大力宣传全市各部门、各单位在...
渭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渭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