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花开幸福来 市委政法委推动实现“小切口、大治理”社区治理纪实

渭南日报 2021-10-12 01:31 大字

通讯员 郑毅

平安是什么,平安是百姓最质朴的期待,更是政法队伍的坚守和默默地付出。

今年以来,市委政法委着眼全市“十项重点工作”,主动作为,聚焦社区平安建设,着力做强街道、做优社区、做实系统、做活治理,推动实现“小切口、大治理”,有力提升了全市社区治理水平。

抓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完善“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工作体系,以“四有六化”为目标,建好建强各级综治中心,搭建基层治理实战化平台。做实机构平台。充分发挥党组织书记平安建设第一责任人作用,将综治中心与党群服务中心统筹谋划、融合汇聚,依托现有基础条件落实办公场所,集中开展各项业务,建立协作配合、精干高效、便民利民的机制体制。做好网格管理。扎实开展网格服务,对群众诉求联动快速办理,设立村(社区)一级网格2330个、村民小组(居民小区)二级网格16371个,落实专兼职网格员37335名,做好基础信息采集上报,将社会治理资源向网格、小区、楼栋、家庭延伸,激活社会治理体系的基层细胞。做强科技提升。以“雪亮工程”和综治信息系统为支撑,将应用平台延伸至综治中心,综治视联网市县镇已全覆盖,429个村(社区)建成投用;推进视频“小探头”建设,将监控接入到社区、街道及公安平台,打通视频监控建设“最后一公里”,建成“小探头”5万余个、智慧安防小区132个。

抓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社区风险防范预案管理,及时采取有效对策防患未然,力求用最少成本和代价解决问题。组织排查“见根见底”。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安全稳定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要求,积极收集风险信息,准确把握纠纷苗头,及时处置风险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分析、早控制,实现防患于未然、化解于萌芽、治理于街社。化解工作“高质高效”。及时就地化解涉及物业管理服务的矛盾纠纷,有针对性解决全市128起社区及物业矛盾纠纷的销号、回访工作。长效治理“可防可控”。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在全市建立各类人民调解组织2378个,提升工作前瞻性,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抓“三官一律”进社区

突出政法特色,组织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走访社区、走进小区,常态开展政法干警“一线工作日”活动,在发现问题、提出对策、补齐短板上下功夫。贴合群众需要。重点关注继承、赡养、劳动、物业等法律问题,提出合理合法的建议,提供便捷的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引导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持续深化基层依法治理。做到“三进三必访”。“三官一律”要进小区、进楼栋、进家庭,做到有矛盾纠纷的家庭必访、涉法涉诉信访人员家庭必访、刑满释放和社区矫正人员家庭必访。创新服务方式。发挥政法机关专业优势,探索社区平安建设与物业管理双融合、双促进,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出切合群众需求、回应群众期待的便民利民措施729项,为民办实事9438件。

抓系列平安创建活动

开展为期三年的平安村(社区)创建活动,到今年底,全市不低于30%的社区要达到平安社区标准。开展好各行各业平安创建。坚持以平安市域为抓手、以平安行业为支撑、以平安社区为根基,深入开展平安医院、平安景区、平安校园、平安单位等多种形式的系列平安创建活动,用基层平安汇聚全市平安。开展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坚持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激发基层内生动力,推进治理体系良性循环,立足全市13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起点,在全市打造数量更多、质量更优、反响更好的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开展好平安建设宣传。发展壮大平安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群防群治队伍等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力量,组建200余人的渭南应急先锋突击队,指导24个社区健全应急处置预案并组织演练。广泛开展防电信网络诈骗、防盗、防安全事故等安全防范知识教育宣传,提升平安宣传覆盖面、穿透力,增强群众防范意识,预防和减少违法行为发生,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渭南营造良好氛围。

新闻推荐

用文明交通畅通城市“血脉”

本报记者杨欣任晓彤姚琼实习记者刘桐宇畅通有序的交通秩序,彰显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近期,持续降雨,市民开车出行增多,高...

渭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