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抓创建 高水平促文明 访临渭区委书记刘宝琳
本报记者李亚晓
城市承载文明,文明滋润城市。文明是城市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灵魂。为大力宣传全市各部门、各单位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的好做法、好思路、好举措和取得的成效,即日起,本报推出“一把手谈创建”栏目,由各部门、各单位一把手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的思路、举措。8月27日,本报记者专访了临渭区委书记刘宝琳,具体了解临渭区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做法和下步打算。
记者:刘书记,您好,请介绍一下临渭区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总体情况及体制机制的建设情况。
刘宝琳:今年是渭南市迎接第三轮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之年,也是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的开局之年。地处渭南中心城市的临渭区,承担着全市70%以上的迎检任务,是全市创建工作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力军。我们始终坚持市区联动、城乡共创工作理念,补短板、强弱项、固优势,努力为全市创建工作作出更大贡献。成立了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指挥的领导机构,召开20余次专题研究会推进创建工作顺利进;制定10余份创建文件,细化工作任务,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建立了区级领导包联、创建办抓总、项目组牵头、街镇部门负责、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实行“日检查、周通报、月排名、季考核”工作办法,突出问题检查力度,印发各类宣传资料5万余份,努力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目前,国卫复审已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创文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记者:今年临渭区的创建工作主要都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成效如何?
刘宝琳:今年以来,围绕创建靠民、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思路,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取得较好的工作效果,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始终把思想宣传工作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在新闻媒体开设《创文大家谈》等栏目,采取录播倡议书、编排“小喇叭”等方式播发稿件500余条(篇),利用临渭政府媒体平台刊发稿件300余篇,在城市出入口、主次干道等地设置景观小品200余处、宣传栏3000余块,全方位、立体化、多渠道宣传政策知识,渭南城市知名度与临渭创建影响力不断提高。
项目支撑更加有力。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大力推进城建项目,补齐城市短板弱项,全面提升城市品质。人民街片区城市更新项目试点有序推进,31个老旧小区、5条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工作完成,建成街头广场等4个口袋公园,渭南文史馆建成投用,郊野公园对外开放,垃圾分类宣教基地、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建成投用,城区商业区域、居民生活小区、机关单位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覆盖。
城市管理更加精细。积极探索网格化社区治理新模式,建成“智慧社区”30个,经验做法在《人民日报》刊登;建成“数字化”城管智慧平台;实施环卫“五位一体”作业模式,机械化作业率达到98.5%;加快37个城市内涝点治理,建立应急、公安、交警、城管、市政“五位一体”协同作战机制,不断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扎实开展“一盔一带”“黎明行动+黄昏整治”等文明交通活动,教育引导群众文明出行;
创建活动更加丰富。依托党组织和党员“双报到”工作以及周五创建日活动,组织党员深入包联路段、社区小区开展创建活动,示范带动群众参与创建工作;大力宣传“中国好人”“道德模范”“渭南标杆”等先进典型,激励全区市民养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扎实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让传统节日成为文化节、情感节、文明节。
记者:下一步,临渭区创建工作将有哪些创新举措?
刘宝琳:今后,我区将坚持以主题活动为统揽,以“十项重点工作”为主攻方向,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以城市更新为抓手,抓早、抓小、抓细、抓狠。夯实区级领导包联责任,找准存在问题,督促相关部门抓好落实;区指挥部每月召开一次研判分析调度会,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问题;各级各部门落实创建工作党政“一把手”负责制,确保整改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创建工作机制,及时为创建工作精准把脉、对症下药,建立意见征询制度,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加大媒体曝光力度,推进创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拓宽经费投入渠道,加大资金投入,为创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持续深入开展老旧小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加强村道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工作,城区旱厕全部取缔,合理施划公共停车位,加强中心城区停车秩序专项整治活动,科学设置临时便民摊点,严格地摊经济准入制度,引导合法经营;团结辖区共驻共建单位力量,定期开展文明创建志愿服务活动;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进”活动,加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加大宣传工作力度,营造家喻户晓、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区创建办继续对标对表,加强督查力度,定期通报工作进展,督促整改落实,区纪委和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丢分,追究谁”的原则,对工作不力、行动迟缓的单位或个人,严肃处理,绝不姑息,以强大的执行力,保障创建任务落到实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夏莲)近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小麦新品种“渭麦9号”经第四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
渭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渭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