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3D打印技术在传承中发展 专访渭南鼎信创新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冲

渭南日报 2021-04-06 00:57 大字

本报记者 任晓彤 王乐

“周三有一批学员过来参观学习,你这边做好准备。”

“好的,张总,已经安排好了,您放心!”

……

3月29日,在渭南高新区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刚从湖北宜昌出差回来的张冲,一回来就赶忙来到办公室安排手头工作。身着深蓝色西装的他看起来憨厚绅士,做起事情来也很麻利。

1980年出生于西安的张冲,现任渭南鼎信创新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也是渭南市首批特支计划人才。

来渭7年 在摸索中实践

张冲在大学时,学的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2004年毕业后从事机械设计工作。因为一直都对三维建模很感兴趣,2007年他应聘到西安交通大学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开始从事3D打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研究。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接触到的3D打印技术,慢慢打开了张冲心里的一扇创新创业大门。2014年,张冲在公司的安排下来渭南拓展3D打印技术业务。

今年已经是张冲来渭工作的第7年了,他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来到基地时,这里才刚建了个框架。

“我们公司是首批入驻并参建渭南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的企业,刚来渭南时,渭南高新区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还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我们政策支持,公司也在慢慢摸索中逐渐步入正轨。”张冲笑道,“前面那个蓝色屋顶的厂房就是我们的二期生产车间。走,我带你们去看看。”

“你瞧,这是西安美院老师设计出来的庆祝建党100周年工艺品,我们昨天刚刚完成了3D建模。”数据中心的设计员小吴向记者展示刚刚扫描完成的3D数字模型,人物的一颦一笑栩栩如生。

走进渭南鼎信创新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结构精巧的模型正在被自下而上层层固化“打印”,从无到有,像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

“飞机零件、医疗器械、各种工艺品……不论多么复杂的物件,只要有精准的数字模型文件,我们都有信心打印出一模一样的。”张冲告诉记者,3D打印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算不得新鲜名词,简单来说,它就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构造物体,并快速成型的技术。

拓展教育服务 授之以渔更重要

在经营过程中,张冲发现,在这个新的科技时代,比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才。为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学习3D打印这门新兴技术,使3D打印技术服务于渭南的发展,2016年,张冲在公司的主营业务中增设了教育培训部门,专门培养3D打印技术人才。

“当时国内的3D打印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而在教育领域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没有可以参考借鉴的地方,公司只能从零开始,虽然没有经验,但是每个人都信心满满,准备大干一场。”张冲回忆道。

张冲和团队一起走访了全国多家高等院校,并联系了多家企业了解行业的实际需求,研究教育方案、仪器使用、软件开发设计……

2016年,开展3D打印及数字制造技术“双创”培训基地试点建设方案的研究和起草,与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国家开放大学合作,起草完成国内首个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核心课程说明;

2017年,与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全国12所技工院校共同开发完成国内首套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核心教材;同时,完成国家开放大学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的论证和研讨;

2018年,完成技工院校3D打印技术应用技能大赛的策划及技术规程的制定;

2019年,完成人社部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规划并组织开发专业数字教学资源160余套;

……

在张冲和团队的努力下,公司发展的速度可以用“迅猛”来形容。

如今的渭南鼎信已经在渭南、西安100余所初、高中建立了创客实验室,同时与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共同制定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中国现代技工教育培训联盟先后6次在全国各地开展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的建设研讨会议、教学资源开发筹备会议及国家开放大学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施工作。

“我朋友的孩子前段时间参加咱们科技园的研学活动,说效果不错,我也想给我娃报一个。”在创客实验室正在咨询K12中小学生3D打印学习课程的学生家长王虹告诉记者,因为孩子对3D打印感兴趣,自己就专门过来咨询课程。

“今年我们也对创客教育实训中心重新进行整修,下个月线下活动就可以开始了。”张冲谈道,针对创客教育,鼎信有着从中小学到应用型大学的完整的教学体系,由兴趣引导到创新创意,由个人爱好到职业发展,充分考虑不同阶段学员的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地设立创客教育实训中心,有针对性地提供不同种类的课程服务,孩子们像“创客”一样,从“做”中“学”,拥有自己的作品,同时也拥有创造作品的学习过程。除了做好3D打印技术外,近几年,张冲还将注意力放在了数字化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上。

在传承中谋发展 未来更可期

3D打印技术生产的物品可以涵盖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能够实现个性化定制,通过数据收集,三维建模,就能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转变为真实的物品,但是3D打印也不是万能的,目前仍在发展过程中。

“你看这是一位艺术家雕刻的盘子,我们通过3D打印进行了复制,但是在一些细微的雕刻上,还是不能做到极致,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我经常告诉我的学生,3D打印一定不是万能的,我们必须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融合,这样做出来的东西才会更受欢迎。”张冲如是说。

看到记者停下来观看公司门口的秦兵马俑时,张冲笑着说:“这个是我亲自去秦始皇兵马俑收集的数据,利用3D打印技术一比一复制的。”张冲告诉记者,这些文物和艺术家的作品往往都是孤品,一旦毁坏,便再也不可能还原出当初的样子,而如果留有这些作品的数据,就可以很好地恢复和保护这些珍贵的艺术品。基于此,他也正在和团队用数字化建模和3D打印的方式进行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产业链研究,将对文化艺术遗产和创意产品进行有效的数字贮存和知识产权保护。

“每一种技术的应用与普及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方面我们要培养人才,另一方面我们要尽量做接近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些产业化应用。”张冲说,今年5月鼎信的二期厂房将投入使用,未来鼎信将进一步延伸上下游产业链,以教育、文创、铸造等为抓手,通过传承、融合、创新、发展,让3D打印走进人们的生活,更好地服务渭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新闻推荐

郊野公园春意浓

3月31日,渭南城区解放路南段的郊野公园内鲜花盛开、绿意盎然,巨幅“化蝶”花草景观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近年来,渭南...

渭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渭南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