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80后餐馆老板致富经:拥抱数字化

华商报 2021-04-01 01:55 大字

从“打工人”转变成“老板”,做餐饮店是最普遍,但也是最累的行业之一。单凭“味道为王”显然早已过时,如何靠营销手段增加客流,打造“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餐馆?80后餐馆老板崔铭喆的经验是:拥抱数字化。

外卖是主要收入来源

每天收入2500多元

38岁的渭南人崔铭喆是名厨师,“给别人打工不如自己当老板”,4年前,他盘下了位于渭南市西一路上的一家店铺,和亲戚一起开了自己的餐馆,名为“吉祥园家乡饼”。

餐馆主营陕西煎饼,“就是咱老陕自己在家摊的那种煎饼,不是别的饼店很薄的那种,我们做的就是家乡味。”崔铭喆说道。记者看到,店里还有用来卷饼的酸辣土豆丝、青椒肉丝、泡菜肉丝等菜品,以及水煮肉片、青椒炒鸡蛋、麻婆豆腐等家常菜。

崔铭喆说:“餐馆才开张的时候没有多少顾客。起初,我试过在店门口张贴海报,打出菜品五折、买一送一等宣传,但影响力有限。后来,我又拉着全家人一起去周边的路口、商场发卡片。那段时间压力确实很大。”

“餐馆真正好起来,大约是一年后加入了美团外卖。”崔铭喆介绍,生意不能一直不温不火,在看到满大街跑着的外卖员后,他抱着试试的态度加入了美团,开启了“堂食+外卖”的新模式。

“现在店里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外卖,每天大概有60-70单,收入在2500元到2600元。不用操太多心,每天接单就好了。堂食也忙不过来,我就把家里人都叫来了,还雇了厨师和服务员。”崔铭喆介绍,他还筹划在经济开发区再开一家分店。

推出口号 让品牌深入人心

依顾客需求推出小份菜

崔铭喆介绍,自从加入了美团,有展示就立刻有了流量。对于刚加入的店,平台还会免费送流量推广,比如在高峰期推广店铺,就能提高门店的排名,顾客也能很容易看到。

“负责我们的美团经理还不时来巡店,和我们探讨运营方案,也会切实给很多建议,比如,他建议我们推出一人食的“小份菜”,就很受欢迎。”崔铭喆介绍,推进运营的方式还有搭配满减、会员券等。另外,在活动开展、门店设计等方面也都进行了升级,比如,在品牌塑造上,喊出“吃家乡饼,就来吉祥园”的口号,品牌也能深入人心。

崔铭喆表示,菜品的质量也是关键,如果菜不好吃,平台上的打分就会很低。所以他一直保持店铺的高水准运营,外卖和堂食在菜量和口味上保持一致。

100万个数字化新掌柜

将掌握线上线下运营能力

“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这是崔铭喆的经验之谈,也是他和身边开店的朋友一起聊天时常说的话,他建议他们进驻外卖平台一起运营,从而达到1+1>2的效果。

崔铭喆就是美团平台扶持的千千万万个“新掌柜”之一。美团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未来三年,美团外卖将发现并培养100万个“餐饮新掌柜”,帮助他们拥抱数字化,实现利润增长。传统餐饮经营,菜品设计靠经验、门店选址看地段、经营分析主要靠盘账,几乎没有售后服务。而“新掌柜”则对数字化经营有强烈意愿,掌握运用数字化工具的新技术,具备线上线下运营能力和服务能力,通过线上经营获得新客群和新收入。华商报记者 汤晓燕

新闻推荐

用激情和汗水谱写护理事业新篇章 渭南市中心医院护理部亮点工作回眸

在医院护理创新暨质量改善项目展示竞赛中获奖集体业务培训提升护理质量通讯员辛楠坐落在渭水之滨的市中心医院,经...

渭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