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年味

渭南日报 2021-02-24 01:42 大字

临渭区滨河小学教师 孙玉洁

小时候,年味是一种甜甜的期盼,一抹幸福的味道,一次开心的家庭成员大团聚……长大后,年味化成了一程爱的回忆……

童年时我对年的期盼,是在撕掉挂在墙上厚厚的日历里度过的,一天撕一张,爸妈告诉我,撕完一本就快过年了。年,转眼就到了。而现在的我却心情像平静的湖面,无波无澜。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年,不再是一种憧憬,而成为了一种形式。以往过年,缺的是年货,不缺年味;现在过年,不缺年货,缺的恰恰是年味!

小时候过年除了穿新衣服,吃好吃的,领压岁钱外,还有那熟悉的浓浓的鞭炮声。记忆里童年时光的年味最浓,菜最香,家人们常坐在屋里一起闲谈,年过之后又盼来年春暖花开。

大年初一吃饺子,家家户户放鞭炮,记得小时候会因为吃一顿肉饺子而兴奋不已,会和哥哥抢着剩下的半碗肉饺子而追着满院子跑,如今我们都长大了,但总是会怀念那种香味、那份亲情。

放寒假,过腊月,年味浓。每年一进入腊月里集会就热闹了起来。街道上的摊位由原来的两排变成了密密麻麻的三排,尤其逢四、十正会时更是人潮涌动,人山人海,从菜市场走到糖果摊,再到卖肉摊、新奇的玩具摊,最后到最南头的对联年画摊,一路走一路看,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跟在母亲后面采购,每每总是满载而归。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就开始倒计时过年了,蒸大锅馍、清扫房屋、蒸肉碗子、炸麻叶(果子)、熬凉粉、贴对联……一直忙到腊月二十八,就为了大年三十晚上那顿丰盛的年夜饭。明知吃不完,爸妈也要做上满满当当一桌,用心营造着热气腾腾、芳香四溢、回味悠长的团圆味。

八点钟全家人准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看,整整4个小时的春节联欢晚会大家看得津津有味,不忍离开。席间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磕头、斟酒、说祝福词领红包,满满的仪式感。伴随着那首《难忘今宵》,电视上12点钟声敲响,爷爷便会去给祖先的牌位上香烧纸;父亲带着我们兄妹去院子里放烟花,抬头看着漫天的烟花飞舞,鞭炮声声,整个空气中都裹挟着人们对来年的祈祷和祝福。到此刻,这个年才好像是完美地开始了。祖祖辈辈就这样一年年传承着、继续着,神圣而美好。

农村孩子的童年是幸福的,记忆里可回忆的东西太多,如今的年味慢慢地淡了,现在的孩子窝在四方城里,其实很孤独,没有释放的快乐,没有撒欢的奔跑,也没有纯朴的自然风俗,被各种条条框框束缚着,很难体会我们小时候那份洒脱和随性。我们的童年经历永远是一笔财富,每当想起,满心欢喜。

我们家乡过年最经典的年味就属“麦子泡”,方圆几百里恐怕也就只有我们那里的最正宗了吧。因为汤里加了大麦仁,顾得名“麦子泡”,将红薯粉熬制的凉粉、农家豆腐、猪血、猪大肠、猪杂、肉沫入味到熬了好几个小时的大肉骨汤里,出锅时撒上香菜或韭菜花,再加上一勺特制的猪油油泼红辣子,将烤得焦黄的馍块泡在辣子汤里,再喝上几口香气扑鼻的汤,简直是人间美味。我们当地平时红白喜事早上第一顿必是大锅“麦子泡”,亲戚朋友们每人带劲地吃上几碗,谁家的麦子泡香,这个事肯定是过成功了。红油香辣的麦子泡预示着红红火火,到了过年时,它才是主角,腊月三十要吃麦子泡,正月初五早上打穷鬼要吃麦子泡,正月十五元宵节也要吃麦子泡。一大锅用十几种调料包熬制的晕惺肉汤,从初一吃到十五,这个年才算真正过得圆满了。千滋百味也不抵一碗麦子泡的味道,整个春节再配上父亲蒸的呼肉碗子、粉蒸肉碗子、鸡肉碗子、甜饭碗子……一年一岁一团圆,从小吃到大的是家的味道,是满满的儿时回忆,多希望时光不老,青春年少。

岁月不居,时过境迁。如今再去回首那些时光里的年味,原来都是满满的幸福和欢乐,都是父母所寄予我们的殷殷期盼和关怀。

一曲难忘今宵,唱了一年又一年,其实年味从来不曾走远,跟着爸妈的脚步用心走,年味就永远在。我想年味就是儿时的快乐,长大后的情怀,是永远不变的家的味道。

新闻推荐

渭南市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

本报讯(见习记者任晓彤记者彭一鹏)2月21日上午,出席政协渭南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的委员参加各小组会议,围绕政府工作报...

渭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渭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