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思维培养 指向深度学习 渭南市实验小学“学导式四声”课堂建设侧记

渭南日报 2020-12-23 00:47 大字

通讯员 闫敏娜 本报记者 郭洁

缕缕清风入校园,莘莘学子求知忙。建校十余年来,渭南市实验小学大力改革课堂教学,不断探索实践完善“一三五”减负增效“学导”课堂教学模式,按照“以学定教,先学后导”的教学要求,持续研究、实践,构建“学导式四声”课堂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核心素养。

轻启面纱——了解“学导式四声”课堂

“学导式”是一种体现“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四声”是学导课堂文化的表征。以“笑声”表征学生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的学习,以“掌声”表征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用“质疑声”“辩论声”表征学生的积极思考、踊跃表达和互动讨论。学导式四声课堂是通过建立一个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平台,在教与学中以“先学与质疑、互学与点拨、实践检测与拓展”三个主要环节为切入点,强调课堂教学对学生质疑能力和高阶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深度学习,形成学习的自信,享受学习的愉悦。

课堂教学立足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问题意识的引领下“先学”,主动质疑、自主探究、合作互动,实现深度学习;以小组形式“互学”,教师适时点拨指导,教师“导”的方法以学生学的情况为依据,导思路、导方法、导合作、导探究、导情感、导态度、导习惯;在学生的互学讨论和课外拓展中,检测学生的学习与迁移应用成效,全方位促进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始终贯穿四条教学策略主线,一是学习动机激发策略;二是启发学生质疑问难策略;三是即时反馈评价策略;四是创设学生质疑问难安全心理环境的策略。

深入研讨——剖析“学导式四声”课堂

为了适应课程改革新的要求,强化核心素养的培育,学校不断探索学导课堂贯穿学生思维培养的新路径,领导团队做好顶层规划,引领“学导式四声”课堂模式的深入研讨。通过研讨,大家取得了共识:思维是核心素养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上抓住了思维培养,就是抓住了深度学习的窍门,就是抓住了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环节,就是对品质课堂的建设。

通过组织专题研讨会,该校逐渐形成了以“创设适合于实小师生成长的课堂环境”为目标的“学导式四声”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老师尊重学生个性、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使学生乐于绽放自我,推进了多元对话的深度学习和多种品质思维的发展提升。在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小组与小组的对话交流中,学生经历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完善认识、深度理解知识的过程,养成了独立性和灵活性等思维品质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高阶思维能力和习惯。

学校组织教师研讨学导式“四声”课堂学科化的思路。通过实践验证,学导式“四声”课堂模式具有推广的价值,这种价值就体现在思维品质的培养中,因而应该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推广,但是要根据教学内容研究不同学科课程的变式。变式研讨必须遵循强化思维培养、关注深度学习的原则。

全面铺展——践行“学导式四声”课堂

随着老师们对“学导式四声”课堂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学科化、课型化教学思路全面铺开,组织了“样板研磨”“学科示范”“人人过关”教学活动,以活动促进品质课堂建设,在活动中探索品质课堂问题。我们鼓励教师大胆改革,提倡模式下的变式创新。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校根据研讨提出的“学导式四声”课堂学科化思路,在各学科课程中普遍推行变式研究。例如,“本真”语文课堂提出追求真情和真理,在“初读、研读、赏读、延读”中深化学习层次,拓展学习格局。“智慧”数学课堂从“问题意识”入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尝试问题的解答,并清晰有理地阐述解题思路,辩论往往是在“我对你刚才说的……有不同的看法”的语言中开始,学生的思考在深化,辩论在深入,在反复辩论和思维碰撞中,学生会产生新的思考,他们学会了调整思路,提升对问题的认识。

课题研究和变式探索解决了两大问题:一是学生学的问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常态,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活泼的、积极思考的、主动参与的、善于质疑的,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思考、学识、情感、经验,做出独立的判断。二是教师教的问题。不仅是变革教学理念的问题,还有教师的教学习惯改变问题。大部分教师从传统的“讲授”教学转变为“启发”教学,教师不再喋喋不休,不再代替学生作答,而是把课堂话语权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做一个倾听者、组织者、引导者,在适切的点拨中调动学生学习思维的悦动,激励学生的深度学习。

成效初显——发展“学导式四声”课堂

课堂转型使得学生再无机械重复的识记训练作业,取而代之为“实践活动”,孩子们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学会学习,体验学习乐趣。建立在深度学习基础上的课堂需要学生“不懈质疑,包容异见,力行担责”,“四声课堂”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质疑的兴趣、热情和能力,他们学会了反驳、补充、肯定、尊重和欣赏。如今,在实小的课堂上,我们处处可见学生举起的林立小手和眼中有光的学习热情,可以听见学生“我来说”、“我有不同意见”、“我来补充”、“我是这样想的”等课堂“四声”语言,诸如此类的语言中包含着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敢于质疑、严谨求知的魄力。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不再是“师讲生听,牵着鼻子走”,而是“自学为主,合作探究,精彩展示”。由被动的学习变为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积极主动,兴致勃勃,课堂变成了他们获取知识,启迪智力,探究创新,个性表现的乐园,课堂呈现生命活力。

教师行为转变,加速专业发展。教师的教学观念变了,课堂上已不再是“夸夸其谈”,而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注重精讲点拨,注重思维培养,注重多元评价。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研究能力、写作能力、教学监控能力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一年多来,“一师一优课”获部级优课4节,省级优课8节,市级优课12节,区级优课10节;“渭水之南”推送优质微课36节、优秀课堂实录4节;各级各类刊物发表论文、设计、叙事等50余篇;“教师娘家、陕派教育、华山网”等网络媒体推送老师优秀论文、反思等160余篇;参与各级各类优秀论文评选获奖百余人次。

“学导式四声”课堂建设已经实施一段时间了,实验小学在实践探索、普及推广中,不仅改进了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而且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都得到了发展。“学导式四声”课堂作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工程,为达成“品质教育,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闻推荐

国网渭南供电公司到山阳交流基础数据治理工作

本报讯(通讯员王森)12月17日,渭南供电公司副总经理白杰一行6人到山阳供电公司交流基础数据治理等工作。商洛供电公司副总经...

渭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