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润民心 渭南市保障中心城区供水工作纪实

渭南日报 2020-11-23 00:58 大字

北水厂已建好的V型滤池。见习记者任晓彤摄

本报记者 刘雪妮 见习记者 任晓彤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直面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问题,聚焦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多领域,努力让民生跟着“民声”走。

什么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饮水安全无疑是百姓生活的头等大事。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渭南,属资源性重度缺水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随着渭南城区居民增加和工业发展加快,供水矛盾日益增大。针对渭南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水资源总量不足、利用率低下、生态环境问题逐渐突出等实际情况,市委、市政府想了很多办法。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十件实事”的第二件就是开工建设引黄入渭北湾调蓄池,建成桥涧峪水库输水管线,实施城区供水管网平差工程,用两年时间解决主城区居民用水难题。渭南城市建设“三覆盖、四清零、五提升”工作指挥部成立后,又将饮水问题再次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协调市城投集团等相关部门加大气力推进。

截至目前,饮水工程进展如何?记者近日进行了实地探访。

管网平差工程进展顺利

11月12日上午11时许,在城区渭华大街(310国道)中心城区供水管网工程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在紧张地忙碌着。“为了抢时间尽快完工,我们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多上施工人员和设备,加班加点,争取按时完成今年既定任务,让老百姓今后不再为水犯难。”市自来水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郭强向记者介绍道。

近年来,城区居民用水量逐渐增多,加上供水管网陈旧老化等原因,居民用水经常出现水压低、水质差和供水不足的问题,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也制约了城市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开工建设管网平差工程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实施管网平差工程,主要是为了引黄入渭工程黄河水顺畅进入主城区,补充主城区需水缺口。工程实施后,将形成环状供水管道,可以很好地平衡主城区供水水量、水压,提高供水服务质量,消除供水盲区。该工程涉及范围主要为渭南市中心城区以及滨水东区、滨水西区、老城区等区域,规划总面积约45.1平方公里,总投资约4.5亿元。

据了解,该工程将分两年完成,今年计划完成:渭华大街(渭清路至民生街段)给水管道铺设,全长6800米;六泉路(渭华大街至乐天大街)给水管道铺设,全长1800米。同时,近期规划建设加压泵站一座,及智慧供水软硬件平台建设。明年计划新建和改造民生街及华山大街管网,完成环状供水设计。

截至12日,渭华大街已安装1150米管道,渭华大街与仓城路十字向东开挖40米,累计开挖沟槽80米,六泉路北段开挖总长约560米,南段累计开挖沟槽500米,混凝土垫层340米。西岳路向东开挖累计开挖沟槽220米,土方已完成开挖三分之一,管道安装五分之一。

郭强告诉记者,管网平差工程投用后,将彻底改变原来供水水压不均衡等问题,消除城区供水盲区。而且还在管网上装有智慧输水系统,原来哪里有故障他们只能等群众报修,今后管网哪里有问题,在智慧系统上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即使非常细小的跑冒滴漏,也会清晰地显示,对及时消除隐患、提高供水质量将会发挥极大的作用。

北湾调蓄工程加紧施工

水压不均衡的问题解决了,但水从哪里来?引黄入渭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工程。

2017年7月4日,引黄入渭输水管线全面贯通,开始向城区供水。但该工程是利用东雷抽黄二期灌溉工程从洛河渡槽设闸取水,只能在灌溉期取水,供水时间只有不到半年。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多元视角下的汉唐制度与社会

11月7-8日,由厦门大学历史系主办的“多元视角下的汉唐制度与社会”青年学者工作坊在厦门召开。来自中国历史研究院、武汉...

渭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渭南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