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入墨张晓玲

渭南日报 2020-10-16 00:30 大字

乡愁是一首诗,写也写不完。乡愁是一首歌,唱也唱不尽。乡愁是一腔情,悠长而深远。

卡,才回到渭南。先生说,回家探亲,陪伴老父亲,真是一种享受、一种幸福。

庭院中,摆放着一方小小的书写

浓浓的乡愁,把北京和渭南连接了起来。秋意渐浓,乡愁亦浓。军旅书法家刘建武先生受邀回到家乡渭南。

漫漫人生路,游子归乡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十年前,因采访,识得军旅书法家刘建武先生,他用书法书写着家乡情。十年后,因回访,再见先生,他的家乡情更浓,提笔之间,乡愁油然而生,浑然自成。

还记得,那时是初夏。采访时,先生是作为渭南日报社“天南地北渭南人”栏目中的人物出现的。

一见先生,在北办。先生很忙,辗转相约,晚饭时采访。先生快言快语,说着南腔北调的普通话。相谈甚欢,打破常规,采访时间,追加了两个小时。

二见先生,在单位。次日,按照约定到原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中心大楼。上高阶,乘电梯,来到先生办公室。淡淡墨香飘溢四方,令人心旷神怡,陶醉其中。先生身着戎装挥毫泼墨,刚劲有力的隶书随着笔墨舞动,一幅“东秦百姓”跃然纸上。

回访时,是今年盛夏,在华州区赤水镇水城村先生的老家。先生一身便装,显得随和亲切。交谈中得知,虽然疫情缓解,先生办了手续,过了六道关台。先生带着任务回家,起早贪黑创作,为抗洪一线的战友赠送“精神食粮”。先生的敬业与奉献,让人感叹,军人的担当与责任,让人敬佩。

有心的人会发现,在渭南市政府广场、渭河大堤、学校教室均有先生的书法作品。由此不难看出,先生的故乡情结,渭水情怀。先生有感而发:

渭山渭水奔眼前,依稀嗅得灶门烟。

村前杨槐情如旧,飞吾乡愁几十年。

先生家门口的文化休闲广场有一块大石碑,正面镌刻着“福蕴水城”,背面雕刻着中国家风。字是先生题写的,石是先生捐赠的,先生以小小心意表情怀,用赤子之心报家乡。

仔细看,石碑并无署名。先生说:“村里都是咱婶咱叔,你在北京一个娃娃还署啥名。”先生和村支书商量着,把此处打造成家风基地,让孩子学习家风,让年轻人感悟家风,让家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构建和谐社会添力加劲。

记忆里,是孙爷爷家那掉页的“曹全碑”给了他启蒙,是家中箱底那发黄的字帖成就了他的书法梦。幼小时拿着筷子、树枝在沙子上临摹;小学时用蘸水笔在本子上书写;中学时,在家乡的墙上勾描“大干三夏”“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当兵了,依旧不忘读书写字,别人玩耍时、休假时,他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体味着书法乐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从一名战士成长为大校,从普通编辑成长为高级编辑,书法也从爱好成为职业。先生说,一路走来,是书法成就了他。先生感慨:

两鬓银霜如方闲,乐耕心中大墨田。

功名利禄若浮云,幼时童真又焕然。

关中人的厚重、朴实,在先生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关中文化滋养着他和他的书法,他将北方文化和南方文化结合起来,形成大气、正向的书法风格。他将书法和工作结合起来,用书法走基层,进部队慰问一线官兵;让书法进演播室,慰问重要嘉宾;让书法走进全国两会,慰问代表和委员;让书法参加重要活动,成为邦交国礼。

这是怎样的一种家国情怀!大家小家都是家。浓浓的乡愁从渭南漫延到北京,随着先生的脚步走向军营,走向抗疫战洪一线。家乡情、爱国心,在书法中得到体现,健康理念、生态文明在书法中得到彰显。

用书法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用书法讲好渭南故事、中国故事,先生用忠诚践行着初心使命。乡愁入墨,浓浓的,化不开、剪不断。

新闻推荐

苏子 清河

渭南高级中学学生碎瑶看到苏轼就想起了清河。清河总是在流着,春天冷冽,夏天闪耀,秋天澄清,冬天时,枯萎得像一只纤手,从岩...

渭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渭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