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聆听习惯的培养
临渭区滨河小学教师 王小红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的音乐教育,既不是培养作曲家,也不是为了培养演奏家,而主要是培养合格的听众。”注重聆听,感受音乐,在整个音乐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乐于聆听,养成聆听音乐的好习惯呢?我把聆听这一教学方法分为四个步骤:创设聆听、分层聆听、相互聆听和主动聆听,下面大家和我一起来看看。
创设聆听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小学生都有着好奇的天性,一切新鲜的有趣的美妙的事物他们都有着探索的热情。所以聆听教学中的创设聆听——“导入”十分重要,它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有效地导入也是指导学生理解、感受音乐的前提。导入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同音乐有着不同的艺术形象,故要采取不同的导入方法,以激起学生聆听音乐的期待心理。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节奏与时间的快慢、力度的强弱密切相连。舒缓的节奏使人心境平和,密集有力的节奏使人情绪跌荡。如,我在教人音版一年级的《好个长鼻子》一课时,首先播放歌曲《小象》,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愉快地走进教室,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然后让学生在不知道课题的情况下听管弦乐《大象》和《小象》,通过节奏的不同对比分析音乐。学生通过聆听,往往能很快地说出乐曲的不同,并对乐曲产生浓厚的兴趣。
分层聆听
学会感知就是学会用审美的耳朵去发现、探索音乐作品的美。学生在学唱歌曲时,要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就必须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训练。所以重视学唱前的聆听在音乐教学中尤为重要,这个阶段可以是教师范唱,也可以是听音响。但目的都是使学生熟悉新歌旋律,并对之产生初步的情感体验。这时的聆听,可根据歌曲难易程度及学生的接受水平来决定聆听的次数,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多方位的、有目的地聆听,不能单纯地重复播放,每一次的聆听都要逐步提高要求,而且目的要非常明确。分层的聆听,教师设计难度依次提升,这样聆听才能真正地体现出“有效的聆听”。
特别是在欣赏课时这种分层聆听显得格外重要,让学生静心聆听,带着问题去聆听,在音乐中找答案,在答案中去感知,在感知中去探索,从而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相互聆听
在音乐课堂上,学生在歌唱的过程中教师要强化学生“听”的能力训练,注重相互聆听,听教师的范唱、钢琴的旋律,还有同学的声音,增强学生听觉感应力,让学生在唱中听、唱中想、唱中练,从而区分正确和错误的演唱。为了学生更好的有效地掌握歌曲,教师在教唱歌曲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唱形式,比如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等,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演唱形式的印象,参与其中,而且可以让学生更专心地聆听,关注师生所唱乐段与乐段之间的衔接。遇到难点范唱时,教师对比范唱给学生听,让学生在聆听比较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更要重视相互聆听,引导他们不仅能做个歌唱者,还能做个文明的听众,养成专心聆听他人的演唱、倾听他人的发言、欣赏他人表演的好习惯,培养学生接纳和欣赏他人的好品质。
主动聆听
音乐来源于生活,创造于生活。要让学生主动地在生活中聆听、感受音乐,培养学生凭借生活积累音乐元素,凭借音乐表现生活内涵,这是音乐教学的境界,也是音乐教学的追求。因此,要拓展学生音乐的教学天地,拓宽音乐学习的渠道,让学生用敏锐的眼睛去欣赏生活中音乐的画面,去聆听音乐的声音,自己去探索,去领悟,去感受音乐的美妙。
培养学生有效倾听的习惯和能力是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一项必须长期努力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音乐教师,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学生一定会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和能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薛琛)为推动全警实战大练兵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有序助推该局新型现勘体系建设工作持续向前,近日,市公安局经开分局...
渭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渭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