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热闹”的语文课堂教学“降降温”
渭南市铁路自立中学教师 李西展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也许诸葛亮《诫子书》里的这一名言可为时下某些表面“热闹”的语文课堂教学降降温。这种语文课堂教学竟常被有些“外行”评课者极力赞扬甚至“吹捧”。但是,事物的本质往往隐藏在其内部,评价一堂课,绝不能简单片面地为课堂表面的“热闹”现象所迷惑,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应该“静”下来想一下:在这“热闹”的背后,我们的学生真的读懂和理解文本了吗?是否与文本、作者有了内心情感的交流?是否掌握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层次内容等等。
纵观我们现时的一些“公开课”,课堂短短的40分钟,在有的老师喋喋不休的提问下,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空间却是少之又少。我曾经听过一堂高中语文公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师为了使课堂气氛“热闹”,在一堂40分钟的课上,大大小小共提问36次。其中包括很多内容极其简单的非重点问题。由于提问速度很快,大部分学生没时间思考或者思考的时间很短,没有照顾到“个别差异”,很多问题只有极少数几个反应较快的“优等生”能回答,其中一个比较活跃的语文“尖子生”在这堂课中被叫起来回答问题次数竟达8次之多。
显而易见,在教学中,老师并没有顾及到全班50名学生各方面诸如知识、能力等的差异。这种“闪电式”的提问的最大缺点是在提问过程中,学生基本没有一个“安静”的思考“间隙”,没有时间“激发”和“整理”思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大部分同学在这堂课收效甚微。
语文课堂教学同别的学科课堂教学一样,必须遵循人的思维和认识的发展规律,给学生的思考留个缓冲“地带”。倘若我们的老师能拿出一堂课的四分之一(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静心”默读课文,带着课前精心“设计”的问题边读、边思考:从一个段落、一个句子、一个词(字)乃至一个标点中去体味语言,真正与文本、作者对话,产生“共鸣”,从而产生独特的个性感受、体验,培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样的“安静”,又可为其他“对话”的有效进行提供必要的铺垫、预设和准备,为其后精彩的动态生成提供“鲜活的土壤”,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我认为,时下某些表面“热闹”而无深度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降降温”了。
新闻推荐
7月28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拳渭南传承人在湭河公园内为广大热爱红拳的青少年教授红拳。数十年来,他们坚持收徒授业,...
渭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渭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