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渭区阳郭镇三官庙村 “种养结合”走出致富新路子

渭南日报 2020-06-13 00:53 大字

本报记者 李亚晓 通讯员 王秋萌

盛夏的三官庙村,绿荫蔽日,当你踏过沟谷,穿进绿林,郁郁葱葱的核桃树下,一群群土鸡或在欢快地闹腾,或在悠闲地散步,或在认真地啄食,一幅生态农业种养美景展现在眼前。

临渭区阳郭镇三官庙村距离集镇12公里,属横岭地段贫瘠山区,受地理位置限制,该村产业发展一直局限于抗旱耐旱作物,经过近10年来的发展,形成了以早实核桃为主、散养土鸡为辅的产业发展现状。但由于栽植的核桃品种繁杂,技术管理滞后,加之近几年市场低迷,核桃的收入无法达到产业增收和稳定脱贫的要求,而群众散养土鸡也没有形成规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三官庙村从山多地少的实际出发,立足林业发展优势,科学谋划林下产业布局,探索出中长短期产业相结合的小规模、多品种、高品质的林下产业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效益好、后劲足的林下经济绿色发展新路子。

“我们成立村集体公司,尝试着搞林下种植,多途径增加群众收入。”曾任三官庙村党支部书记的马伟说,2019年,该村由村集体公司先期投资15万元,流转盛果期核桃园20亩,购置土鸡苗500只,以铁网围栏圈地,搭建简易鸡舍,在不改变土鸡品质的前提下在核桃园内散养,鸡产生的粪便给树木提供优质的有机肥,还能有效防治树的病虫害,节约饲料费、肥料费和病虫害防治费用,初步打造出了“核桃树上挂核桃、核桃树下搞养殖、土鸡鸡粪施核桃”的生态农业循环模式,走出了一条属于三官庙人自己的致富路子。

“我们从最初的500只鸡苗发展到现在的3000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产蛋鸡数额也在不断加大,目前产蛋鸡有600只,日均产量在21斤左右,价格每斤10元左右,这样算下来,每天就有210元的收入,如果3000只全部进入产蛋期的话,每天大概会有1000元左右的收入。”采访中,现任支部书记张久长给我们算了一笔账。

6月3日一大早,郁郁葱葱的核桃林下,一只只土鸡在欢快地闹腾着,村里张小红来到鸡舍,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我们产业园的鸡吃的是自己种的玉米,喝的是山泉水,没有喂任何饲料,是原生态的,所以吃起来比别的鸡要更好吃。”张小红是三官庙村的贫困群众,因为懂养鸡技术,还有养殖经验,村里的扶贫产业园建成后,他就来这里参与管理土鸡。“到这里后自己的技术能得到发挥,心里还挺充实的。在这里工作一个月工资2400元,对我家来说也算一笔不错的收入。而且就在家门口挣钱,能照顾上家里很不错。”张小红这样告诉记者。

三官庙村“种养结合”生态农业循环模式,拓宽了脱贫致富渠道,不仅激发了群众创业致富的斗志,也让大家对早日致富充满了信心,并带动了更多村民加入养殖这个产业。

采访中,受产业园养鸡产业带动,也开始自己养鸡的群众李淑棉说,他们村群众一直有散养土鸡的习惯,鸡吃的是地里的草、小虫子等,再加上少量的麦子、玉米、麸皮、豆粕等,绿色天然,因此土鸡和鸡蛋就不愁销售。她今年也增加了鸡的数量,养了200只,她说,到年底的时候,她就可以有一笔不菲的收入,说到这里,她高兴地笑了起来。

“现在产业园内的土鸡蛋都是客户提前预订,供不应求,在原有核桃收益的基础上每亩地增加收入2000元左右不成问题。在养殖土鸡增加收益的同时,我们还在园子里养了黑猪和鹅,并计划对核桃树进行修剪、高接换头等技术,统一优化核桃品种,提高核桃市场价值。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让群众看到实际效果,带动群众发展立体林业经济模式,增加园内整体经济收入。”聊起村里未来的发展走向,驻村第一书记党永南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如何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

渭南初级中学陈桂英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

渭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渭南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