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活起来 村民富起来
本报记者 梁元
“趁这几天天气好,大家加快速度,要赶在雨前将红薯苗子种下去……”5月13日,渭南经开区龙背街办东风村,驻村第一书记夏一凡一边和村民在地里栽植红薯苗,一边叮嘱村民加快进度。
东风村是渭南经开区唯一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村耕地主要是河滩地,占到总耕地面积的92%以上,以小麦、玉米、果树及蔬菜种植为主。该村后继发展形势仍不容乐观,要想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在产业上下功夫,在集体经济上发力。
自然条件差,产业底子弱,这些劣势成为东风村发展产业的“拦路虎”。为了找到一条适合东风村的产业发展之路,东风村一班人多次外出考察调研,逐渐确定产业发展方向:种植莲菜和红薯。“首先莲菜和红薯对生长条件要求不高,河滩地也能生长好。另一个是河滩地水源丰富适合种植莲菜,而距河道远一些的岸上地是沙质土壤,比较适合红薯。”夏一凡告诉记者。
为了摸清两个产业的市场情况,夏一凡连续半年记录莲菜和红薯的市场价格,最后得出了一份收入预计清单:40亩莲菜,亩产4000多斤,亩收入6000元,毛收入24万元;40亩红薯,亩产6000多斤,可加工粉条1000斤左右,总收入30万元。刨去成本,贫困户户均收入2000余元,同时还可以带动最困难的20户贫困户有一份稳定的务工收益。
随后,在经开区农综局和龙背街办的支持下,结合东风村实际,今年3月,村“两委”研究,利用合作社流转80亩土地(40亩河滩地,40亩岸上地),河滩地种莲菜,岸上地种植红薯,同时建设一个粉条加工厂,用于后期粉条加工。同时,在原有合作社的基础上,重新细化和规范合作社管理制度、经营方式、贫困户分红模式等,并完成了商标注册。结合村情,通过科学制定产业规划,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主体”产业。
目前,东风村的扶贫产业已开始实施,村里6户6名贫困群众通过在集体产业务工,拿到了第一笔月收入1600元。无“业”不兴,无“业”不富,通过提升自我“造血”能力,东风村的贫困户正通过这些扶贫产业,走在稳定脱贫奔小康的路上。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白冰涛见习记者王彤实习记者王乐)近日,渭南市各大高校陆续开学,学生们分期分批、错峰错时有序返校。疫情防控期间...
渭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